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構建“1+1+X”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嶄新的途徑
本網訊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進行了深度探索與實踐,構建“1+1+X”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形成了“創新創業意識培養領銜、技術技能教育驅動、創新創業模擬實踐跟進”分層遞進式的人才培養格局,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嶄新的途徑。
“1+1+X”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指:在理論層,開設1批雙創通識類課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意識,使學生掌握開展雙創活動所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側重于雙創意識激發,解決“思想”問題;在能力層,開設一批專創融合課程,側重于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與思政教育、勞動教育、專業教育、技能培養同質同向,解決“動手”問題;在實踐層,構建X類創業實踐課程和平臺,側重雙創實踐教育,注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銜接,搭建良好的雙創實踐平臺,突出學生的雙創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專業、職業、產業、就業、創業的結合,解決“應用”問題。雙平臺融合的雙創實踐教學載體包括校內實踐平臺和校外實踐平臺兩個平臺。校內實踐平臺主要包括實驗室、實訓室、創新創業中心、眾創空間等,主要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和創新創業的場所。校外實踐平臺主要包括企業實習基地、創業園區、科技園區等,主要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和創新創業的場所和機會。通過校內外兩個平臺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子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他們表示,通過分層教學,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創業信心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僅如此,這種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育方式也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到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以雙創文化為引領,致力于構建立體多元文化體系,不斷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在校園內,打造了雙創文化“足跡”景觀,展示了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成就和理念,還開發了“水利創新數字博物館”和校本雙創系列微課視頻,進一步弘揚了雙創精神。不僅如此,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還建立了兩個獨特的實踐教學基地:校內“鯤鵬山智慧水利工程技術實踐基地”和校外的“黃河雙創實踐育人基地”。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使他們能夠切身體驗到水利工程創新成就,感受創新在水沙協調的“安瀾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河”、創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河”建設中的價值。
該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前來考察調研,對該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一致認為,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的分層教學新模式對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具有積極意義,為中國高職教育提供了借鑒與啟示。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不僅在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內部取得了顯著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許多畢業生在學校的支持下成功實現了創業,為社會貢獻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展望未來,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致力于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他們將進一步完善分層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載體,以期在高職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新舉措無疑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開辟了新的道路,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增添更多的光彩。(劉許亮)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