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赴泌陽縣開展系列教育實踐活動
本網訊 12月12日,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該校)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明辦、圖書館、士官學院以及豫醫習語社團的師生代表赴泌陽縣開展圖書捐贈、思政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以及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等一系列富有意義的活動,旨在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加強思政教育體系建設,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與文化傳承意識。
書香傳遞愛心 知識啟迪未來——圖書捐贈活動
該校于泌陽縣高邑鎮中心學校舉行了溫馨的圖書捐贈儀式。書籍作為人類智慧的寶庫,是孩子們成長旅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導師。此次捐贈活動,該校期望能點燃孩子們的閱讀熱情,拓寬其知識視野,為他們的成長之路注入更多的正能量與智慧啟迪。高邑鎮黨委相關領導代表當地政府對該校師生的的善舉表達了誠摯的感激之情,高度贊揚了該校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關心與大力支持,稱此舉彰顯了該校深厚的教育情懷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思政教育協同共進 ——思政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教學實踐活動
圖書捐贈儀式結束后,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沈哲老師為泌陽縣高邑鎮初級中學八年級一班的學生帶來了一堂主題為《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思政課。課程設計精妙,兼具思想深度、知識廣度與教學親和力,沈哲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述,引領學生們暢游于紅色故事的浩瀚海洋,深刻領略閱讀與知識傳承的獨特魅力。課堂上,學生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互動討論,現場氣氛熱烈而有序,充分展現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課程,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在新時代背景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既是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更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該校始終致力于此,通過積極的教學實踐與交流活動,探索構建更加完善、連貫且富有實效的思政教育體系,助力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全面提升。
紅色場館中的思政課堂 ——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社團活動
鄂豫邊革命紀念館,作為游擊戰爭時期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的重要駐地,承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與精神遺產。該校師生在此駐足聆聽館員的詳細講解,深入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光輝歷程。軍士生代表更是發揮專業特長,在館內開展了“場館里的思政課”現場講解活動,以同齡人視角與生動的表達,將革命歷史故事傳遞給更多同學,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歷史的理解與感悟。通過此次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們仿佛穿越時空,與革命先烈們進行了一場心靈對話,深刻領悟先烈們的崇高精神與堅定信念。
在楊靖宇將軍紀念館,豐富多樣的歷史文物、圖片、文字資料以及多媒體展示手段,加之逼真的東北森林、林海雪原激戰模擬場景,為師生們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參觀體驗。在這里,師生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楊靖宇將軍的英勇生平事跡與卓越歷史貢獻,深刻感受到了將軍在極端惡劣環境下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與偉大的愛國情懷。參觀結束后,學生們深受觸動,內心涌起對革命前輩無私奉獻精神的強烈共鳴。他們紛紛表示,將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努力磨礪自我,立志成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忠實傳承者與堅定實踐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組織開展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是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實踐探索,也是充分利用 “大思政課” 資源,落實培根鑄魂教育目標的有益嘗試。實踐教學作為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手段,通過創新教學形式與載體,如別開生面的場館教學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該校將持續加大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力度,不斷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與內容載體,致力于將思政課打造成為深受學生喜愛、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優質課程。
此外,該校積極鼓勵在校學生組建各類實踐社團,通過理論宣講、實地解說等多元化方式,深入紅色場館,學習紅色文化,追溯黨的光輝歷程。引導學生在聆聽、講述、學習與實踐中,上好沉浸式思政課,以 “豫醫習語” 為平臺,講好紅色故事,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完善該校 “行走、觀摩、瞻仰、感悟” 四位一體的實踐育人體系與機制,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赴泌陽縣開展系列活動,不僅是一次教育資源的輸送與交流,更是一場深刻的思政教育實踐與文化傳承之旅。該校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拓展育人渠道與平臺,為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深厚家國情懷和扎實專業素養的新時代青年學子而不懈努力。(文/李宇昂 圖/金科宇)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