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老廠房保護“工業遺存”為創客提供“造夢空間”
中新網蘭州8月13日電 (記者 崔琳)地處蘭州市七里河區的蘭州嵐沐文體旅創意產業園,其前生為蘭州木器廠,曾因鑄造人民大會堂沙發蜚聲全國。現任董事長祁勇盛,在保護廠區內珍貴工業遺存的基礎上,于2013年將老廠房改造為集“科技、文化、體育、旅游、創意”于一體的綜合智慧園區,成為了創客們名副其實的“造夢空間”。
近日,中新網記者走訪園區看到,不論是用廢舊機車做成的藝術裝飾,還是刷著各類涂鴉的大型汽油桶,都讓該產業園彌漫著濃郁的現代氣息。
祁勇盛告訴記者,目前,該園區已重點引進了文化、體育、旅游、創意、廣告等行業的240余家企業和創業團隊,帶動千余人就業,并在2018年一舉扭虧為盈。值得一提的是,園區內建成使用的非公經濟組織黨群活動中心,還接待參觀訪問團超過100批次、3000余人,舉辦各類活動數十余場次。
不僅如此,園區還先后被評為“國家級廣告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產業集聚型工業旅游景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三級眾創空間”“甘肅省科技創業孵化協會會員單位”等。
“眾所周知,蘭州木器廠有過非常高光的時刻,正是由于各種光環和名譽,它生產的家具有很繁瑣和高超的工藝要求,因此成本高,設計理念亦難轉變。”祁勇盛告訴記者,特別是計劃經濟時代結束后,廠里生產一把辦公椅成本為800元左右,但市場銷售價僅200元,企業日漸走向瓶頸期,最終破產。
談及與蘭州木器廠結緣的緣由,祁勇盛講述,當年被市場淘汰后的蘭木,一度跌入谷底。而他們家祖輩從事房地產開發,該廠企業家屬樓恰好是他父親參與建設的,可以說是父親和老企業之間的“交情”為并購奠定了基礎。于是,就算是債臺高筑的創業期,祁勇盛都沒有想過要放棄蘭木。
祁勇盛“接手”蘭州木器廠之初,賺來的租房費依照并購合約為園區還債和給職工發放工資后,所剩無幾,又趕上當年棚戶區改造,企業轉型迫在眉睫。祁勇盛有了個大膽的想法,即:把人氣先聚集起來。他通過前期走訪北京798等創意產業園,在保留原有廠房遺存的基礎上,完成既有建筑物的外裝飾工程,又以甘肅地域優勢和甘肅民族文化為核心,突出甘肅蘭州特色,建設了非遺文創館、民俗館等,還建設游客集散服務中心、文旅驛站和文化客棧等公共服務空間和服務設施,并將“蘭木”更名為“嵐沐”。
蘭州祖厲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住產業園的企業。負責人王鵬告訴記者,近幾年苦于資金壓力,在該企業舉步維艱時刻,他受到產業園的房租減免和車輛支持,這才用省下來的資金購置了國際頂級的紀錄片制作設備——RED8K攝像機和打造了完整的8K后期制作平臺,先后為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制作《消失的冰川》,制作了紀錄長片《新無人區》,作為中國對外輸出優秀紀錄片,連續三年在歐洲巡播以及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開幕片《拯救雪豹》等等,可以說是產業園為他提供了“造夢空間”。
祁勇盛認為,特色入駐企業的文創產品也是產業園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創產品是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有機結合的產物,它的設計通過近現代手法的結合,將文化景觀、人文景觀和自然遺產等相結合,有機地融入到旅游產品當中,不僅能讓外來游客體驗到當地特色,還可以更好地打造旅游消費新領域的重要內容,更是傳播城市形象和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
于是,園區注重幫助創業型企業孵化成長,解決創業者的發展困惑和融資困難,旨在讓初創青年大學生吃下定心丸、贏得新機遇。比如:當時,園區內的花嶼森林工作室在創業初期遇到運營困惑,及時向園區表達了訴求。園區創新性地提出:對于在廣告業方面具有較高業務修養且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初創企業,給予一年房租全免的扶持政策。如今,花嶼森林工作室設計的“吉祥娃娃”文創產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市場的肯定,工作室發展如火如荼。
就這樣,祁勇盛率領的嵐沐文體旅創意產業園通過自身努力,人氣也越來越旺。如今,廠區內已經沒有空缺的房屋了。主打舞臺燈光音響產品的創意企業老板賈成龍告訴記者,他選擇在此創業,不僅因為產業園能夠為企業讓利,有著輕松的氛圍,更因為這里“筑巢引鳳”帶來很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大家可以一起進步,傳遞正能量。
在幫助園區企業壯大的同時,祁勇盛還十分注重社會擔當。去年,疫情暴發以來,他迅速組織公司黨員成立了“嵐沐產業園黨員抗疫先鋒隊”“嵐沐產業園抗擊疫情志愿者服務隊”。整個疫情防控期間,嵐沐產業園作為抗疫物資中轉站,及時承擔著為抗疫一線陣地進行物資的梳理和轉運任務。
祁勇盛透露,下一步,該產業園將利用甘肅地域優勢和紅色文化優勢,以創建國家級廣告產業園為目標,弘揚甘肅紅色文化,充分利用黃河文化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深度挖掘甘肅的綠色、紅色和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傳統文化產、學、研基地,建設規范化、專業化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