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大縣”還原上百年古街風貌:助文旅發展 促城市轉型
中新網太原8月13日電 題:山西“煤炭大縣”還原上百年古街風貌:助文旅發展 促城市轉型
作者 劉小紅 朱旭青
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山西柳林明清街,目前正在被修繕保護。其間,當地官方實行“修舊如舊”原則,以期重現古民居韻味以及厚重的歷史文化。據悉,還原古街風貌是“煤炭大縣”柳林推動文旅發展、促進城市轉型的重要舉措。
始興于明、鼎盛于清的柳林明清街位于縣城最核心地區,東西長1475米,南北寬220米,占地525畝,街區現存文物院落40余處,新增保護建筑19處,另有傳統院落11處、合院式住宅130余處。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柳林明清街內商鋪、住宅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倒塌,墻體、頂棚、柱廊、地面均出現疏解、堿化現象;且片區內商鋪、住宅混雜,居住密度大,基礎設施不完善,居住環境差,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自2009年柳林明清街被列為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以來,柳林縣官方把明清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作為傳承歷史文脈、改善人居環境、保障居民回遷、促進城市轉型的民生工程和山西省文化街區保護示范工程全力推進。
記者看到,即將完工的8號院是一個由兩個院子、一面正房、三面廂房構成的院落,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明清時期柳林縣的經濟、文化、宅邸建筑風貌。
柳林明清街修繕項目相關負責人13日表示,開工之后對建筑進行測量、記錄、拆除、檢修等,后期將依照原狀和設計方案,對破損墻體進行擇砌、補砌工作,以期還原風貌。
據了解,柳林明清街保護更新項目遵循改造與保護并重、局部與整體和諧、現代文明與歷史文脈融合,實行“修舊如舊”原則保持風貌。當前,該項目規劃設計已完成,完成征收總戶數97%,各項重點工程正在全面鋪開。
柳林明清街棚戶區改造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瀕臨破壞的歷史文化遺產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保持街巷格局;對于傳統建筑、傳統院落,在保證整體風貌不受到破壞的同時注重文化傳承和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據介紹,柳林縣官方力爭通過3年到5年的時間,從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境,推動柳林縣城從商貿為主向商貿文旅等多業態轉型發展,把明清街打造成具有柳林地域特色、再現古鎮記憶的歷史文化街區。(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