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永濟基地掛牌 助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中新網運城9月24日電 (記者 李新鎖)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永濟基地24日在山西永濟掛牌,這意味著蒲津渡與蒲州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更進一步。
當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培訓班”第一期開班儀式同期在永濟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舉行。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支部委員會書記宋建忠,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山西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白雪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運城市文保中心副主任王大奇共同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永濟基地揭牌。
蒲州故城遺址位于永濟市西三十華里的蒲州鎮境內。遺址分為東、西兩城,東西長2.49公里,南北寬1.71公里,占地面積4.26平方公里。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立項名單。
秋雨蒙蒙中,蒲州故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數個基坑內的文化層疊壓,一段段城墻遺址透露出這座古城的歷史信息。
此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持續對蒲州故城遺址開展考古工作,在東城內發現了唐代地層,在西城內西北部找到了北朝至唐代時期蒲州故城的城墻遺跡。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劉巖說,蒲州故城遺址未來的工作要解決城墻的延伸范圍和城圈問題,進而解決城門、道路等宏觀布局問題,為蒲津渡與蒲州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提供更多佐證。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永濟市共建永濟考古基地,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新時代文物考古工作的需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說,這有利于進一步做好本地歷史文物研究,促進考古資源的保護利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促進文化自信提升。
據《蒲州府志》記載,蒲州故城高八丈、方圓一千六百步,是山西境內最大的古城。上世紀五十年代,因行政機構遷移及三門峽蓄洪而廢棄。
永濟市政府黨組成員崔子龍介紹,永濟近年啟動了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此前分別實施了蒲州故城北城墻東段、西門甕城、鼓樓、東門甕城、西城墻、外城東城墻等文物保護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蒲津渡與蒲州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崔子龍說,下一步,永濟將加快推進蒲津渡與蒲州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努力將遺址公園打造成永濟、運城,乃至山西省文化旅游的地標性建筑。(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