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聚焦科技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溫競華、徐鵬航)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6日在京開幕。論壇以“開放·信任·合作”為主題,探討全球科技創新、科技治理與科學文化,增進全球科技共同體互信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攜手應對挑戰正在成為全球共識,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說,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科技界加強抗疫、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破解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和世界性重大科學難題,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全球范圍內知識、技術創新速度加快,科技發展呈現多點突破、交叉融合的態勢,以開放推動和引領創新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說,中國工程院愿同國際工程科技界一道,推動工程科技的開放合作和互惠共享,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表示,中國科學院建院70余年來,先后與全球130多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今后將繼續在推動國際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推動建立更加開放高效的交流合作渠道。
本次論壇圍繞“科學:人類社會共有財富”“創新:可持續發展之道”“信任:包容發展治理之基”“合作:風險挑戰應對之策”四大議題,設置35場主題報告。丁肇中、安德烈·海姆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發表視頻演講,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位嘉賓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展開研討交流。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