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練市鎮練市小學體教融合實踐探索
體育強國夢 育才正當時 ——浙江省湖州市練市鎮練市小學體教融合實踐探索
練市小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秀麗的水鄉古鎮練市鎮,創辦于20世紀20年代,已有百余年辦學歷史。學校在緊密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同時,以“知行合一,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秉承“崇本思源”的校訓,努力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快樂成長,逐漸形成寫字、船拳、航模、體教融合四大教育特色,尤其在體教融合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深化體教融合轉變教育觀念
體育強則中國強。發展體育事業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還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
練市小學緊跟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始終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身心健康的學生作為首要任務,堅持以體樹人,深化體教融合,致力于讓學生的文化學習與體育鍛煉協調發展。
為有效落實“雙減”政策,學校一方面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另一方面更加重視體育教學,增加了學生每日在校鍛煉時間和運動種類,幫助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緩解學習壓力。
為了促進體教融合,學校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把運動項目融于體育課程中,二是促進體育課師資與文化課師資相融合,三是把體育活動融于課后服務托管中,四是積極組織和參與各種校內外體育賽事。
首先,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體育課時和課程內容上課,并在試點年級的體育課中增加專業運動項目,每周每個班級上一節足球課和籃球課,一年級的體育課中引入了曲棍球,四年級的體育課中引入了棍網球,邀請專業退役運動員到校執教,全方位提升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其次,學校還在試點年級嘗試讓體育課教師兼任文化課教師,讓文化課教師接受體育技能培訓,參與學生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
學校要求體育教師在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同時,承擔一門文化課教學工作。學校經過試點發現,體育教師的文化課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而文化課教師在接受了籃球等項目的專業技能培訓后,在體育課上學以致用,與學生一起完成運動項目,進行溝通交流,極大地改善了師生關系,激發了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在體育運動和文化課學習的和諧氛圍中,學生的素質也得到提升,更加樂觀、堅強、奮發向上。
自“雙減”政策頒布后,在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的組織領導下,中小學校增加了課后托管服務時間。練市小學每天的課后托管服務分為兩個部分,在服務的前一半時間段,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業答疑和個別輔導;在服務的后一半時間段,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教師帶著學生進行戶外體育鍛煉,學生們統一進行體育活動,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還有籃球、足球等14個豐富多彩的體育社團活動,供學生選擇參加。
學校也非常重視體育比賽,校內經常組織各種賽事,例如在校園田徑運動會中,有個人田徑競技賽、班級接力賽、顛球挑戰賽、拍球挑戰賽等,鼓勵每名學生至少參加一個運動比賽項目;學校每年還會不定期地帶隊參加校外體育比賽,在全國少年棍網球錦標賽、全國青少年車輛模型教育競賽、全運會、浙江省中小學生乒乓球冠軍賽、浙江省青少年啦啦操錦標賽、湖州市網球比賽、湖州市第十屆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先后獲得各種獎項。同時,體育競賽也給學生帶來了歡樂,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也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和心理素質,增強了學生的抗挫能力。
在深入推進體教融合的過程中,學校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學校組織親子體育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幫助家長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學校還以“體育家作”為抓手,為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教師通過互聯網進行指導,家長督促學生完成并在群里上傳運動視頻打卡。學校、教師、家長三位一體,共同對學生進行監督和鼓勵,敦促學生在課余時間堅持體育鍛煉,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學校每學期組織“和諧發展獎”評選活動,要求學生不僅文化課成績要達標,體育成績也要達到優秀以上。各班級還設立了“體藝積分榜”,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此外,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也被納入了班主任和體育科任教師的考評之中,促使每名教師及時轉變教育觀念,重視體育的作用。
引進特色項目培養雙優學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練市當地,有一種古老的民間武術——船拳。它是古代船民和漁民為了自衛創造出來的一種拳法,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男女老幼皆可練習,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如今還是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練市小學把船拳引入體育課堂,編寫了校本教材《練市船拳》,聘請專業拳師到校上課,要求每名學生知船拳、會船拳、愛船拳,組織舉辦班級船拳比賽、社團船拳表演、陽光舞臺船拳表演,評選“武術之星”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船拳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加深對當地傳統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了解,培養學生對家鄉和故土的熱愛,激發學生弘揚中華民間優秀傳統武術文化的熱情。
對船拳的推廣豐富了練市小學的校園文化內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先后被評為湖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南潯區體育特色學校(練市船拳)、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
此外,學校還組建了曲棍球、棍網球運動隊,開展曲棍球和棍網球運動。在運動隊里,隊員實行“梯隊制”。學校規定,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優先加入運動隊,且每名隊員都要同時兼顧學習和運動訓練,如果隊員的學習成績下降,就要自動退出隊伍,再由其他學習成績進步的學生遞補進來,以此作為激勵手段,培養文化課和體育課成績都優異的學生。
營造教育新生態是未來中國教育發展的重點。經過多年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教育策略,練市小學的體教融合項目開創出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格局,不僅提高了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還有效改善了師生關系,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學生也養成了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在當地教育部門組織的體質健康抽測中,練市小學的學生連續三年名列前茅。
作為蔡崇信以體樹人教育聯盟學校,練市小學將繼續堅持教育初心,以學生為本,以體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徐輝 凌云英 邵小明 陸思華)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