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高校如何更好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3-07  閱讀:次   |
42.9K

  全國政協委員鐘章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寶存接受中國教育報刊社融媒體訪談 高校如何更好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2023兩會訪談錄

  本報北京3月5日訊高校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發展,將有力推動我國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今天,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通信方向首席教授鐘章隊,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理事長劉寶存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訪談錄”融媒體訪談,圍繞高校如何更好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展開深入探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鐘章隊用“先鋒隊”和“排頭兵”來形容高校在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高校要在新時代改革創新中勇當先鋒,在國際間知識、科研人員交流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為我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劉寶存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政策和理念的提出,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的進程,國際科技合作對象不斷拓展,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和科技治理的程度不斷加深,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隨著“雙一流”建設持續深入,我國高校科研實力穩步提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呈現出新的趨勢。鐘章隊認為,從廣度上講,我國開展科研合作的國家范圍進一步擴大,由西方發達國家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中國家等延伸,合作的領域、內容和形式向寬領域、多學科、團隊化轉變,越來越多的我國科研人員開始在國際交流合作中起主導作用。

  劉寶存認為,10年來,我國高校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亮點頻出,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合作,將優質資源有機融入到教學科研過程中,開展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和高效科研合作,積極參與或牽頭組織開展國際性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和科技工程,積極吸納國際人才資源,打造國際化科研教學生態環境。

  針對現階段面臨的問題,鐘章隊表示,人類面臨眾多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永遠“在路上”。他建議,首先要從觀念層面樹立長遠目標,其次要加快諸如國際性學術期刊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要優化管理模式,讓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更加常態化。劉寶存認為,科技自立自強并不排斥國際交流合作,交流合作是實現自立自強的重要手段,建議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提升對國際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神州學人》記者惠娟楊宇)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