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北京農學院師生利用假期開展農技推廣、指導 —— 在鄉村振興“大課堂”中育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4-02-19  閱讀:次   |
42.9K

  ■躬行鄉村賦能振興

  一場寒潮下來,同一個大棚、同一種作物,有沒有農業科技“保駕護航”一目了然。日前,在北京農學院(以下簡稱“北農”)位于北京昌平區崔村鎮南莊營村的科技小院,學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院長段留生教授帶領團隊教師現場指導田間作業的果農,傳授番茄種植技術并進行示范。

  “在農業科技工作者眼里,沒有假期只有農時。”段留生說。作為一所北京市屬農林院校,僅今年寒假,北農就有數十個教師團隊、數百名教師深入“三農”一線、走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指導和培訓。

  今年,北農在南莊營村的番茄種植大棚里示范運用了段留生教授團隊研發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經歷了北京突如其來的寒潮,使用了調節劑的番茄長勢良好。“有沒有農學院專家指導真是不一樣。”跟學院合作的果農說。

  作為北農的科技小院基地,學校的研究生每周都會到實驗大棚里記錄作物生長情況,并協助果農進行大棚管理。北農研究生深入大棚,在拿到了一線一手科研數據的同時,也極大減輕了果農的勞動負擔。

  而在北京延慶區韓郝莊村,這里綠色有機草莓產量由此前的畝產不足4000斤增加到超過9000斤。收入翻番的果農喜笑顏開:“感謝北農的老師和同學們,讓我們嘗到了科技的甜頭。”這幾年,北農教師把研究生課堂搬到了農民的果園里,將草莓、葡萄等特色小漿果的引種選育、綠色栽培等現代農業科技送到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走到田間地頭,將課堂所學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的學習方式確實事半功倍。”一名參與實踐的研究生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北農黨委聚焦“教育強國、北農何為”“農業強國、北農何為”這一重要時代課題,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科學謀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

  段留生說:“我們希望師生將書本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田間地頭練就過硬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成長成才、建功立業。”

  近年來,北農通過建設鄉村振興“大課堂”、搭建鄉村振興“大平臺”、匯聚鄉村振興“大師資”,開好講好鄉村振興“大思政課”,在服務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大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學校堅持以鄉村振興“大事業”聚才、用才、成就人才,通過開展農業科技“揭榜掛帥”機制、農業推廣教授聘任機制,組織開展“紅色1+1”師生黨支部與農村黨支部對接共建,參與“百師進百村”“人才京郊行”行動等,組織廣大教師把“大思政課”開在田間地頭,講給學生聽、做給學生看、帶著學生干。學校文法與城鄉發展學院高程達教授帶領一批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組建平谷“生態橋”團隊,開展桃枝廢棄物轉化有機肥技術集成與示范,使桃農化肥使用量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每畝地為農民節省開支2000元。學校申報的師生服務鄉村振興案例連續3次入選教育部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連續兩屆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此外,北農創新開展多元制遞進式“3+1”人才培養模式,專門拿出1年時間組織全體學生走出校園,在田間地頭、場站基地、農業企業等“大課堂”中進行“摔打磨煉”,厚植“三農”情懷,增強實踐本領。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決賽中,北農學生申報的《農業產業化新模式》等一批取材于田間地頭火熱實踐的作品獲獎66項,取得歷史性突破。

  段留生表示,這幾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本科生涉農專業行業內就業率保持在70%以上。北農要扎扎實實做到“把論文寫在京華大地上,把成果凝結在農民的收獲里”。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