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情危難中新鄉學院好擔當
本網訊 美工、沙盤、心里團輔、奧爾夫音樂游戲……8月3日上午,在位于新鄉學院院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該校教育科學學院老師們發起的“彩虹兒童團”相關活動中,安置點的176名兒童跟著老師做游戲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
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新鄉學院號召廣大黨員干部鐵肩擔責,全力以赴組織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那些在洪峰中逆行的黨員干部、風雨無阻晝夜值守的志愿者、與時間爭分奪秒的救援隊伍和守望相助的廣大師生,都展現了該校在這場防汛救災戰役中的別樣風采。
黨員干部出列,緊急救助受災群眾
7月20日,由于降水量太大,新鄉學院西家屬區17棟樓地下室全部進水,部分甚至被淹沒。該校迅速成立了一支由70余名黨員干部組成的防汛突擊隊,第一時間調配大量水泵、沙袋投入搶險。
衛河上游持續泄洪,牧野湖水位溢出倒灌平原路校區,多人被困!新鄉學院黨員模范先鋒隊隊員全員到崗,裝沙袋,疏水道,轉移安置受災教職工,一些老人行動不便,隊員們就背著他們趟水過河。在各單位和志愿者的努力下,共轉移受災人員200余人,校領導尚寶平、劉興友等一行也趕到平原路校區參與救援,對黨員先鋒隊的救援工作表示贊揚。
據統計,先后有超過100名黨員先鋒隊隊員參與到平原路校區抗洪救災的戰斗中。
設立聯絡中心,服務外地救援力量
7月23日下午,新鄉學院接新鄉市防汛救災指揮部通知,要在金穗大道校區設立“新鄉市外地救援力量聯絡中心”,接收和調配全國各地捐贈的抗洪物資。新鄉學院向全校教職工發出了志愿者招募動員通知,很快就有300多名黨員群眾積極響應。在聯絡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將一車又一車抗洪物資送到這里;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救援隊伍,在這里集結奔赴一線。
面對汛情,朋友圈、微博上的各種援助和求援信息鋪天蓋地,真偽難辨。在專業社工的指導下,新鄉學院教師丁潔、毛盼盼迅速召集學生成立線上志愿隊,為待救助群眾整理、核實、發布信息,輔助他們對接救援資源,12小時內成功實現救援被困群眾千余人。新鄉學院教育科學學院18級沈欣燁同學第一時間發起“河南抗汛救災求助、援助信息在線共享文檔”,上線僅三小時,就幫助一名求助者聯系上了失聯多時的親人,幫助多支救援隊對接好了住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7日下午4時許,通過平臺組織征集、采集信息1015條,幫助獲救人員超19165人,成功對接救援信息共85例。
安置衛輝群眾,溫情驅散洪災陰霾
7月26日,按照新鄉市的統一安排, 新鄉學院迎來了一批轉移安置的衛輝受災群眾,偌大的校園成了他們的臨時“家園”。
洪魔肆虐,難抵人間真情,在新鄉學院的臨時安置點里,一幕幕溫情驅散著洪災帶來的陰霾。在新鄉學院受災區群眾安置點,黨員干部帶頭,廣大教職工紛紛報名加入志愿者團隊,在餐廳、宿舍等地有序組織分工,為老鄉們支撐起遮風避雨的溫暖之家。
看到安置點的孩子不少,該校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杜麗娟帶人對安置點一一走訪,與各樓棟志愿者積極溝通,對各樓居住兒童數量、年齡段進行統計后,決心發揮該院心理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專業優勢,發動黨員志愿者創立“彩虹兒童團”,豐富兒童在安置點的日常生活,減輕洪澇災害對心理發展的影響,增強擁抱生活的信心與希望。
7月30日,該校后勤管理處黨支部書記張鑫和副處長馮炳燦為衛輝老鄉供餐保障忙忙到中午一點多才吃上飯,看著手里的米飯燴菜雞塊套餐,馮炳燦疲憊的對旁邊的教師黃光輝說:“拍個照片留個紀念,今天49歲了。大家一起為衛輝老鄉忙活著,這個生日很有意義!”張鑫說:“等衛輝老鄉返鄉時,我們給你再補過一個生日”。(張榮歡 馬東俊 魏豪)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