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藥大學: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打造網絡育人新高地
本網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學校轉型發展大局,堅持正確宣傳導向,以全省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精品項目和全省網絡教育名師培育計劃的成功獲批為契機,不斷探索新時代高校網絡教育的規律、特點和要求,持續推進網絡育人工作往深里做、往實里做、往細里做,唱響了主旋律,壯大了正能量,為學校的轉型發展凝聚了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據河南省教育廳相關部門統計結果顯示,2020年,河南中醫藥大學官方微博全年發文7929篇,原創7540篇,原創率達95%。在河南本科高校官方微博傳播力TOP10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同時,2019年、2020年,學校官方微博連續十余周位居全國高校官方微博傳播力TOP10排行榜中位居榜首,位居全國同行高校榜首。
微博是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媒體、網絡平臺,深受廣大青年人群的喜愛,互動性極高。本科高校的微博有著非常年輕的用戶群體,活躍度高,作為低成本、高效益、范圍廣的傳播平臺,微博邊界開放、親和力強,有利于平等交流和高校學生自由的表達觀點。
學校官方微博堅持產出互動性強的話題,在早安晚安話題、趣事分享類話題、知識分享類話題、校園風景類話題等內容文案撰寫的最后,常配以疑問句和互動類結尾,并附加調皮風趣的表情包,加強了與同學們互動交流,吸引了大量同學的關注與評論,增強粉絲粘合度,以輕松活潑的方式持續增強吸粉能力。
同時,學校官方微博堅持信息發布的嚴謹性,每條微博都實名制發布,劃分責任到個人,有利于維護管理和追責處理,增強了發博質量。信息發布注重文案編輯的嚴謹性,對于干貨類、攝影類等信息詳細標注來源,進一步增強了發博規范。發博內容緊密結合學校實際、中醫藥特色、學科專業特色,開設了獨特的中醫藥話題,進行廣泛的中醫藥相關知識科普,使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中醫藥知識,強化了學校“仲景”宣傳品牌的打造,突出了學校特色,成為了展示學校辦學水平、辦學特色和辦學成就的重要窗口,對傳播中醫藥知識,提高學校美譽度、影響力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對近來年以微博為特色的網絡育人工作的總結,對學校的工作有以下啟示:
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構建一個網絡育人格局。當前,以微博、抖音、B站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受到了廣大青年學生的高度關注。學校要做好網絡育人工作,就必須讓自己先成為新媒體的行家里手,積極入駐、開通學校“官號”,在運營中深入分析學生的關注點、話題點,將理論宣傳教育、網絡熱點闡釋與學生時下最關心的、最熱門的話題深度融合,做好正面引導,做到寓教于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著力加強網絡人才培養,建強一支隊伍。做好新時代網絡育人工作,關鍵在于人才,學校要多措并舉加強網絡人才培養,建立素質高、能力強的通訊員、網學生記者隊伍,將隊伍建設與網絡人才教育培養相結合,建立涵蓋廣大師生及學校各部門、各單位的網絡人才隊伍。
深入研究網絡機制,探索一個機制。持續深化網絡機制研究,探索高校網絡教育、管理、運行機制,是學校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學校要在高校網絡新媒體建設運行規律的探索和研究上下功夫,提升工作的專業性和高效性;在堅持以“內容為王”的網絡文化建設、網絡文化作品創作、網絡人才培養等方面研究上下功夫,提升網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凡此過往,皆為序章。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廣大新聞宣傳工作者將自覺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努力提高新聞宣傳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堅持以師生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講好河中醫故事、傳播好河中醫聲音,以實際行動奮力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為創建一流中醫藥大學凝聚強大正能量。(河南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劉金廠)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