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實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教學模式”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1-10-05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實踐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教學中形成真正的大思政格局。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必然性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其他各門課程要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緊扣“八個明確”和“十四條基本方略”,使之融入教學體系,立足專業點,開展教書育人活動。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是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大學生成長規律、提升高職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交互融合,讓所有課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課教師都挑起“思政擔”,同向同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是實現教書與育人相統一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交互融合,可以有效促進教書育人相統一。在思政課程中既舉旗定向,又結合專業和學生訴求,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在課程思政中一方面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方面強調價值引領和人格塑造。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關聯性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在育人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兩者都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都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兩者同向同行,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在育人方向上具有同向性。不管是思政課程還是課程思政,在育人方向上,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為黨和國家育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育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育人。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在內容上具有互補性。高職院校開設的三門思政課程,課程內容政治性鮮明,目的性明確,內容具體,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課程思政內容要豐富的多,也復雜的多,它是以專業課或通識課的理論和知識為基礎,思政教育要依附于這些理論和知識,從這些基點出發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為廣泛的內容。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必要性

  有利于引導青年學生的價值觀塑造。盡管當今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普遍較好,但他們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踐行能力弱,且缺少內省的精神。這就特別需要高職院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觀的塑造。因此,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方位、各個層面,真正做到入腦入心,促進學生明理力行。

  有利于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觀教育的同頻共振。高職院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必須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深入挖掘并用好高職院校各門課程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高校各門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政治覺悟。高職院校每門課程都要圍繞育人目標,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共同推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發揮專業課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殊優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專業課程往往具有其特殊的優勢。其一,專業課教學在課時上有優勢。專業課教學貫穿整個大學生涯,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課程思政”彌補了“思政課程”在課時上的“不足”。其二,學生相對重視專業課程學習。大學生將自己的專業視為日后步入社會的安身立命之本,對于專業課程學習給予了高度重視,學習熱情相對高漲。其三,專業課教學為課程思政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深厚的學科基礎,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強大的科學力量。以專業知識體系為載體和底蘊,通過較為隱蔽的、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易青年大學生所接受,更加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劉海志 李香漪 杜少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