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面前勇擔當!河南12所高校師生這樣守護家園!
1月4日
我們迎來了2022年的第一場雪
同時,迅速擴散的疫情
打破了原本的平靜
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河南各高校師生及附屬醫院
也義無反顧地投入到
戰斗中去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守護社區 溫暖城市
飛雪飄飄,寒冬已至。然而讓人揪心的是,伴隨著2022年的初雪而來的,還有新冠病毒的再次來襲。風雪不能阻擋鄭大一附院支援鄭州市核酸采樣的醫護人員戰風雪、抗疫情的腳步。
4日,醫院抽調257名護士緊急支援鄭州市核酸檢測;5日,增派100名醫生與566名護士參與市內多個社區核酸檢測;6日,再派100名護士增援核酸檢測……
疫情不散,我們不散,一附院人奮戰在抗 “疫”一線,在風雪中逆行,守護一群人,溫暖一座城,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堅決捍衛百姓健康的宗旨。
疫情來勢洶洶,鄭大一附院反應迅速,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抽調醫護人員支援封控區的核酸檢測工作。王宇,鄭大一附院的一名95后的整形科護士,參與了4日建中社區的核酸檢測工作。
在本次核酸檢測的過程中,王宇和同事們冒著嚴寒為市民進行核酸檢測。工作了一上午,大家都累得說不出話,這時同事們突然開口勸王宇“快去暖一暖,你手都紫了!”王宇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發紫的雙手,愣了一下,使勁搓了搓,笑著說:“沒事兒,我可以的!”
原來,由于此次任務緊急,從早上7點通知到8點集結出發只有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王宇來不及回家換上薄的羽絨服,而隔離衣內的空間有限,厚的羽絨服又無法套進隔離服內。為了不影響核酸檢測工作,王宇只好穿著單薄的衣服為市民進行檢測。
今年王宇已經多次參加過支援工作,她表示,自己早早地就向醫院遞交了申請,志愿參與核酸檢測工作。作為一名年輕的志愿者,有困難就應該沖在前面;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疫情面前,這是職責所在。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白衣執甲,無懼風雪再度出征
寒冬時節、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再度出征。1月5日,鄭州市啟動此次疫情新一輪全市全員核酸檢測,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一時間組建核酸檢測隊伍,派出300名醫務人員奔赴金水區、經開區部分社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這300名醫務人員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多次出征,克服了重重困難再次支援鄭州市核酸檢測的。
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鄭大二附院廣大醫護人員充分展現了白衣天使的責任擔當,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次又一次“逆行出征”,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以生命赴使命、用奉獻護蒼生,用實際行動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鄭州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1月4日,鄭州迎來了第一場雪。漫天雪花讓整座城市的氣溫驟降。鄭州市針對管城回族區、二七區實行分類管理的部分區域開展了核酸篩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醫療隊緊急集結,151名醫務工作者分為75個小組出發。迎著風、踏著雪,馳援二七區福華街、建中街街道,為13個社區的居民進行全員核酸采樣。
1月5日,經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在市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凌晨接到通知后鄭大三附院緊急組織醫護人員300余人。上午8:30再次出征,奔赴鄭州市二七區、高新區為社區居民進行全員核酸采樣工作。
到達每一個采樣點,醫療隊員首先與社區工作人員對接,了解工作量情況和人員分布。大家各司其職,密切協作,立即投入工作。沿路的雪景多數已經化為冰水,天氣變得更加寒冷。醫務人員每做完一次采樣后都要進行手消毒,在強降溫的天氣下,手指凍得幾乎沒了知覺,但他們毫無怨言。
由于采樣工作量大,通常一個點位4人小組就要面對近1萬人的采樣量。為了減少居民等候時間、提高采樣效率 ,醫療隊員常常顧不上按時吃飯。輪班下來一口饅頭也變得格外香甜,雖然辛苦,但卻收獲滿滿。
冷風無情人有情,醫療隊員心里總是暖洋洋的。采樣點條件有限,社區的工作人員就為大家創造條件,紅色帳篷成了露天場地的“法寶”,搭配的還有暖寶寶、電暖扇。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用行動溫暖著醫務人員的心。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召之能戰,戰之必勝
1月5日至6日,根據鄭州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鄭州大學五附院迅速組建核酸檢測篩查隊,400多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集結完畢,奔赴二七區、高新區多個街道支援鄭州市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工作。
隊員們抵達檢測點后,迅速按照感控要求進行清潔消毒、防護物品穿戴,與社區工作人員配合開展核酸采樣。經過之前的“戰斗”洗禮,隊員們配合默契、秩序井然,工作開展順利。
凜凜寒風中,全體隊員堅守在各自崗位,盡管被防護面罩的霧氣模糊了視線,盡管忍受著因無數次重復動作帶來的臂膀酸痛,他們始終毫無怨言,特殊時期所有人的目標是早一刻完成全員篩查工作,為美麗健康家園的早日回歸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據悉,僅1月5日當天,醫院核酸檢測篩查隊共完成超13萬人次的核酸采集。召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五附院人,將再次與時間賽跑,為生命堅守,聞集結號起,一呼百應!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1月6日14時20分許,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接到指令,迅速派遣人員趕赴鄭州支援核酸檢測采樣工作!
接到“出征令”后,醫院迅速響應,召集人員、調配車輛、協調物資……半個小時后,60名來自醫院各科室的護理人員在北院集結完畢,整裝待發。他們中有多次馳援各方的老將,也有渴望第一次執行任務的新兵,但不變的是堅決支援抗疫的決心。
17時,車隊準時出發。在大巴車上,各組組長反復向隊員們強調行動紀律,要求所有人員積極配合當地防疫工作,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取樣,做好個人防護。每一位隊員都認真地聽著、思考著,腦海中不斷地演練著操作流程。當有疑惑時,大家積極討論,群策群力,一個戰斗集體就這樣形成了。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月6日下午14時20分,接到支援鄭州的指令,20分鐘內,第一附屬醫院迅速集結了60名護理人員,整裝待發。這60名護理人員中,有2020年初馳援武漢抗疫的“英雄”,也有2021年夏支援中牟、尉氏等地的“老將”,有護士長,也有資質較深的護士,他們都是長期堅守抗疫一線的戰士,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召必至,至必達,達必勝。
17時,載著隊員的大巴車準時出發,車上人員都精神抖擻、“戰”意盎然。
當日晚上,隊員們抵達檢測點后,在隊長段淑敏的帶領下,迅速按照感控要求進行培訓、分組、工作部署,分別奔赴福祿街社區、尚書苑社區、小店社區、康寧社區四個社區20余個采集點,進行核酸檢測標本采集,迅速投入戰斗。
必須保證安全,確保保質保量完成支援任務!
寒風凜冽,氣溫驟降。但寒冷沒有阻擋隊員的工作熱情,整個工作過程仍然井然有序。在采集過程中,他們嚴格按照三級防護要求和咽拭子采集操作規程,組織社區居民有序采集,高效開展工作。在、采集點,盡管被防護面罩的霧氣模糊了視線,盡管忍受著因無數次重復動作帶來的臂膀酸痛,他們始終毫無怨言,配合默契,秩序井然。
據悉,在60名支援鄭州檢測隊出發后,第一附屬醫院又迅速籌備了第二支100人的預備隊,時刻待命。
河南科技大學
2021年12月31日洛陽市新安縣出現疫情,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河科大—附院》分兩批共派出242名醫務工作者趕赴新安縣,支援核酸采樣、院感防控督導及負壓轉運工作。這其中有第一次“走上前線”的,也有每次疫情都沖在前面的“老面孔”。
在重大考驗面前,河科大一附院醫務工作者,勇于擔當,無私奉獻,不怯懦不失守,群策群力、協同作戰,堅決完成核酸采樣工作。
河科大一附院人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現場,以最高的質量完成任務。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召必戰,戰必勝!
河南理工大學
聞令出征
1月6日,接焦作市衛生健康委緊急通知,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迅速抽調30名醫護人員奔赴鄭州,配合鄭州市開展新一輪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這支馳援鄭州的核酸檢測隊伍中精英齊聚,
有焦作市援鄂醫療隊成員、高年資護士長、
長期從事核酸檢測工作的骨干人員等。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逆行出征”,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充分展現了白衣天使的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為鄭州人民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1月7日,河南理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鄭醫護隊聞令出征,緊急奔赴鄭州,支援鄭州航空港區荷園東門口、西門口、長安南路三地,以支援鄭州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采樣工作。
1月7日,迎著晨陽,河南理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護隊兵分三路到達鄭州航空港區荷園東門口、西門口、長安南路東側。
抵達鄭州
1月7日,迎著晨陽,天氣雖冷,
但河南理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護隊
為民服務的心是火熱的。
一天的核酸采樣就這樣拉開序幕。
從上午9點開始到下午3點,第一天醫護隊順利完成持續六小時的采樣工作。他們的腳被凍得冰涼,手累得酸疼,但沒有一個人喊累。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從“三尺講臺”到“抗疫戰士”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教師志愿者們
披上紅馬甲
穿上防護服
投身于核酸檢測工作中
用行動詮釋著無私奉獻精神
維護排隊檢測人群的秩序
及時輸送搬運醫療生活物資
關心老人、小孩、孕婦等群體的身體狀況
提醒排隊人員保持一米間隔
及時測量登記體溫
及時全面消毒整理
對現場人員身份信息進行核對
讓核酸檢測有序安全進行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廣大青年教師在疫情考驗中
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他們耐心幫助老年人打開健康碼
提醒大家防寒保暖
熱情和大家溝通交流
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
協助醫護工作者核酸采樣和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教師們將使命扛在肩上
用行動詮釋著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教師們不懼寒冷
任勞任怨
他們身上的一抹紅
是最美的顏色
他們的一舉一動
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優良品質
河南中醫藥大學
自2022年1月4日鄭州疫情發生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全體職工主動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1月4日夜里鄭州市發布2022年3號通告,決定進行全市全員核酸檢測。該院響應號召,于1月5日上午,迅速集結326人核酸檢測隊出征,奔赴金水區和惠濟區開展全員核酸采集工作。
據悉,這批326人核酸檢測隊伍分為多個檢測小組,前往金水區和惠濟區各采集點進行核酸檢測工作。
暴雪之后的鄭州寒風刺骨,這場堅守是他們戰疫時刻最響亮的號角。無論烈日炙烤,還是風雪突襲,他們忙碌的身影不曾停歇,始終堅守在核酸采樣的崗位上,用行動溫暖守護著這座城!
1月5日,二附院六名專家組成員再次踏上抗疫之路,前往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航空港院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每一位隊員都是經驗豐富的科室技術骨干,抗疫經驗豐富。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風雨無阻,抗疫有我。1月6日中午,接上級部門通知,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緊急集結150名護理人員支援鄭州市核酸采集工作。下午4點45分,三輛搭載著白衣戰士們的大巴車迎著寒風細雨,向鄭州出發。這是繼2021年8月以來,該院第二次抽調人員支援鄭州抗疫。
他們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兒女,但穿上白袍,他們便成為這場戰疫中的勇士,披甲出征,不勝不歸!
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疫情刻不容緩
號召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使命
白衣就是戰袍
1月6日,接到省衛健委緊急行動指令,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即刻組建隊伍、調集物資。
“我報名!”全院醫護人員聞令而動,踴躍報名,火速集結,迎風踏雪,50人醫療隊出征馳援鄭州全員核酸檢測。
下午5時,醫院為醫療隊舉行了出征儀式。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共歷風雪
萬眾一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1月6日,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緊急受命,第一時間抽調80名護理人員組成抗疫醫療隊,奔赴鄭州市援助當地核酸檢測工作。
孟紅艷代表醫療隊隊員表示,他們將不負重任,全力做好核酸采樣工作,請領導放心,保證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許昌學院
2022年元旦剛過完,新一輪的新冠肺炎疫情便疾風暴雨般撲向了許昌,禹州作為許昌市下轄的縣級市,是本次疫情的“暴風眼”。疫情緊急,容不得半絲猶豫,禹州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封城、核酸檢測……一場與病毒的賽跑拉開帷幕。
與此同時,來自許昌學院的兩支青年志愿者隊伍通過網絡迅速集結,幾百名禹州籍大學生聞令而動,扛起責任投身抗疫一線,在當地疫情防控中貢獻出青春力量。
從“星火”到“薪火”,我想為家鄉出點力!
許昌學院位處許昌中心城區,有不少禹州籍學生,看到禹州疫情嚴重,學校第一時間發出號召,組織動員廣大禹州籍返鄉青年大學生向社區(村)報到,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配合當地疫情防控部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陳公是電氣與機械工程學院2019級學生,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家住禹州市山貨回族鄉權店村。1月2日,禹州市出現2例無癥狀感染者,在了解到村里急需志愿者后,他第一時間向村委報了名,并積極與學校取得聯系,希望組建一支志愿服務隊,統一調度,服務地方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學校的支持與指導下,1月3日,“薪火聯盟”許昌學院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隊成立起來。
陳公(左一)為核酸檢測人員測溫
隊伍成員大多為許昌本地學生,為了方便統籌管理,分為禹州、長葛、鄢陵、襄縣、許昌市區、許昌以外地區6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專人負責對接具體工作,統計服務信息。在有序組織隊員們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同時,陳公積極投身禹州市山貨鄉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協助社區為核酸檢測人員進行測溫登記、為醫護人員傳遞核酸檢測用具等。
我們來自不同的學校,此刻一起抗疫!
來自夏都街道宋莊社區的志愿服務者張涵博,與陳公不謀而合。
張涵博是化工與材料學院2020級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曾在去年暑期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他再次向社區報到,成為一名志愿者,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勸返疏導、核酸檢測等工作。
張涵博身著防護服參與防疫工作
重回“工作崗位”,對張涵博來說已是輕車熟路,但這次的形勢更加危急。他了解到周圍有許多像他一樣的熱血青年,想要為家鄉的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卻不知如何施展拳腳。在學校指導下,他們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迅速建立起“薪火聯盟”禹州籍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僅一天時間,便由幾人發展到上百人。
作為總負責人,張涵博將禹州市根據志愿者分布情況劃分為6個區域,設置6名同學作為區域聯絡員,負責所屬區域志愿者聯絡、信息收集等。組織志愿者們積極投身于禹州市各街道、社區、鄉鎮的防疫卡點和核酸檢測工作中,協助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防疫工作。
雖然來自不同的學校,以前并不相識,但在抗擊疫情中,大家風雨同舟,齊心抗疫,擰成了一股繩。目前,這支隊伍里有來自哈爾濱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鄭州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商丘學院、河南醫學高等專科、洛陽師范學院、鄭州商學院、黃河交通學院、鄭州師范學院、鄭州西亞斯學院等十余所高校的學生300余人。
南陽理工學院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年輕,我先上……”1月6日晚,在接到示范區衛管中心馳援鄭州的通知后,南陽理工學院校醫院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學校號召踴躍報名,最終學校選派李俊通、司軍峰、李真3名人員赴鄭州參加援鄭抗疫工作。
由于時間緊迫,這三名醫護人員來不及與家人道別,匆忙收拾衣服后,便義無反顧地頂著寒風踏上逆行出戰的征程。經過4小時45分的顛簸,1月7日凌晨2時45分,他們安全抵達鄭州市中原區棉紡西路三棉東社區,參加核酸采樣工作。
洛陽理工學院
洛陽理工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學生韓熠
家住洛陽新安縣
面對疫情
當地政府快速反應招募志愿者
放假回家后
他立刻投入家鄉抗疫戰斗
積極參加志愿服務
維持核酸檢測秩序
為社區防疫貢獻力量
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同樣也是洛陽理工學院學生的梁瀟
在回到家鄉四川省邛崍市的第二天
就投入到了社區志愿活動中
因為輔導員時常引導他們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應當以身作則
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當中
因此,他深知自己的責任擔當
在社區醫院的接種疫苗工作中
維護現場秩序,講解防范措施
在社區里給當地老人講解如何預防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等基本防范措施
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監測與人員登記
用自己的行動為家鄉盡一份力量
鄭州科技學院
1月2日
許昌禹州按下了暫停鍵
鄭州科技學院財經學院學生陳冰倩的家鄉
火龍鎮任莊村也受到影響
從1月2日晚通知全員進行核酸檢測
身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
她義無反顧加入志愿者隊伍中
她在參加工作中是這樣說的:
“這次的抗疫活動,也讓我們學習成長,
在進行志愿服務的時候,
總會有人問我,
你們學校是強制要求的嗎?
你們是自愿報名的嗎?
我會堅定地回答,
我們每個同學都是自愿的。
盡管寒風中工作數小時,
但想到老師們的期盼,
想到市民們的稱贊,
迎來戰疫的勝利,
便可以堅持下去。”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月6日凌晨,按照省、市衛健委統一安排部署,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快速反應、聞令而動。院長張向云、黨委副書記欒豐年連夜組織院辦、醫務科、護理部、設備科、后勤科、宣傳科等部門同志召開協調會,按照相關應急預案,統籌安排支援許昌核酸采樣隊員名單、調配御寒防護物資、做好相關培訓準備,50名核酸采樣隊員臨危受命,逆行出征。
當天早上,醫院支援許昌核酸采樣隊出征儀式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行。雖然室外寒風刺骨,氣溫異常寒冷,但每一名核酸采樣隊員卻精神飽滿、豪情萬丈。
在這支平均年齡30多歲的隊伍中,雖然大多數隊員都是年輕的“90后”,但他們卻早已是疫情防控戰場上的“老兵”。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處、核酸采樣處、新冠疫苗接種隊……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他們練就了一身戰疫本領,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上下同欲者勝
即使寒風凌冽
河南高校及附屬醫院
用熱血溫暖著整個冬天
用愛與擔當搭建青春防疫屏障
不獲全勝
決不放棄
凝聚力量
共克時艱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