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師生熱議2022年全國兩會
本網訊 全國“兩會”的召開,在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廣大師生中引起廣泛關注,大家通過多種形式收聽收看大會開幕盛況,持續關注大會動態,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全國“兩會”精神,堅定信心,踔厲奮發,真抓實干,將“兩會”精神落實到實際工作學習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管理學院副院長唐云說,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既立足現實又站位高遠,既鼓舞士氣又倍暖人心。“多渠道促進居民收入”“推進5G規模化應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等內容都是時下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時時處處體現執政為民,字字句句暖心提氣,讓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學習和踐行“兩會”精神,是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兩會”精神的學習,讓我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為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等教育貢獻力量!
會計學院教師曾景偉說,時值百年黨史新起點召開的全國“兩會”,用一組組亮麗數據總結了“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8萬元等數據”,我們的祖國在復雜形式形勢下依舊取得可喜可賀的成績。當前,大學生主要是“00后”,是“Z世代”的弄潮兒,他們自我觀念強,網絡參與意識強,但對于個人職業選擇與未來規劃等缺乏一定的正確認識。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我將“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地落地,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不斷關注學生,將“兩會”精神帶入課堂,融入教學,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有所長。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滕云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談到: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既是對人的素質定位的基本準則,也是人類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大學生的首要必修課,一定要做到讓學生真懂、真信、真用,補足精神上的“鈣”。
外國語學院教師曹艷艷說,由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國家發展大局和民族復興偉業要求我們以“更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謀劃推進教育改革,為國家造就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這是黨和時代賦予每位師生的光榮使命。現階段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國際交流方面有了長足進步,體現了教育領域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堅持與時代同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取得了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編程教育等高新科技手段為豐富教育實踐、解決教育問題、創新教育形式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身處這樣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在數字化洪流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全面發揮科技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實際行動推動教育改革發展。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教師張寧說,3月5日上午,我認真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感覺國之強盛,民心振奮。作為一名高校就業創業課教師,我會及時與同學們分享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這份報告聚焦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減稅降費、醫療改革、生態環境,就業創業、法治政府建設、鄉村振興等內容,每一個方面,每一個數字都讓我感受到強大祖國就是人民堅定的后盾。我深感責任在肩,唯有不忘教育初心,履職盡責,以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努力培養時代新人,助力青年學子們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浪潮中,成為努力奔跑的追夢人!
建筑工程學院輔導員杜偉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我國2021年取得經濟成就的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除了關注教育,我也更關注學生就業方面的問題。報告指出,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要加強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和不斷線服務。作為輔導員,我會利用自身優勢,引導學生的就業觀念,收集好就業信息,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幫助畢業生跨越就業障礙,為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商學院教師劉成瑜說,作為一名高校教育一線工作者,在“兩會”精神的指導下,我將繼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標新時代教育工作的使命擔當和責任要求。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要進一步淡化高等教育階段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別,鼓勵各類高校廣泛開設面向社會需求、對接就業的職業技能型專業這一議題。作為廣告專業教師,我們決不能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僅僅停留在校內課堂上,要主動多接觸企業,多參與實際的廣告設計項目。不僅如此,還要主動帶領學生參與到廣告項目中,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夠體會到真實的設計需求和標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畢業前更好地完善職業能力,以后在職業進程中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
體育學院教師張遙說,“兩會”用鮮明的數據和溫暖的語言,展示出了一個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不斷蓬勃發展的中國。特別是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讓我深感自豪。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我會將“兩會”的最新精神貫徹到平時的工作中,自覺擔當育人責任,尊重教育的時代背景,堅持“五育并舉”,扎實備課,精心準備,精準教學,上好每一堂課,促進每名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增強大學生體質,錘煉大學生意志,盡心盡責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服務學生成長。我要胸懷高度的責任感、迫切的使命感,認真教書,以體育人,在實現中國夢的長征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藝術學院教師申成說,今年“雙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和提升職業教育等話題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作為高校教師,我要主動多接觸和參與社會上實際的設計項目,帶領學生參與到項目中,真切體會真實的設計需求和標準,讓學生在畢業前更好地完善職業能力。
基礎部教師權宇說,2021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將對中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使中國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得到提高,促進教育的現代化、信息化和國際化。會上提出的培養高技能人才、就業優先等政策符合經濟發展客觀需要。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高等學校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供了指導。“兩會”的召開進一步煥發了學校師生的工作熱情,我們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加快推動內涵建設,提升本科教育質量,持續深化改革,加快追趕超越,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促進學校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信息工程學院教師訾濤說,今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人民期待,舉國振奮。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必須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大局,著眼當下,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夯實專業建設主陣地,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學生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強國一代”的昂揚姿態,更加積極地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四個偉大”生動實踐中,努力在教育新征程上創造新輝煌,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金融貿易學院學生白桂銘說,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發展,我們看到了可喜的成果,共同目睹了教育朝著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目標發展。中國的教育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辦得越來越好,我們是教育成果的受益者,也為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感到驕傲。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我享受著教育改革帶給我的許多好處,享受著越來越完善的基礎教育設施服務,體會到更高水平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擁有更舒適的受教育環境,也對教育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時代在變化,教育改革的腳步也永不停歇。黨和國家時刻關注教育上的不足和缺點,聆聽廣大受教育人群的心聲,實事求是,從實踐出發,有困難就解決困難,補足短板,發揚長處。中國教育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成果讓人驚嘆,我們對今后教育的發展也懷更大的希望和期待。
文法學院學生謝坤炎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貫徹2022“兩會”精神,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每一個青年都是歷史新紀錄的創造者,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用崇高理想和遠大追求激發聰明才智,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做出貢獻。(魏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