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我們在行動
本網訊 鄭州新一輪疫情暴發以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學工隊伍“舍小家、為大家”,收拾行囊、告別家人,以最快速度奔赴學校,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默默守護著莘莘學子……
管理學院輔導員馬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一名輔導員,馬超老師隨時待命,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堅持把工作落實、落小、落細,積極當好“防疫宣傳員”和“心理輔導員”。
學生的事情無小事,特別是疫情期間,馬老師全身心投入工作,盡全力幫助每位有困難的學生,保證他們的學習生活順利、順心。疫情防控還沒有結束,馬超老師還將繼續奮戰,用關心和愛為每一位學生護航。
管理學院輔導員吳文研
5月3日晚,吳文妍老師返校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所帶畢業班宿舍,現場了解畢業生在校情況,電話核實校外實習學生情況,第二天早晨睜開眼第一件工作就是聯系學生干部,掌握學生學業、心理狀況,分類造表,精準摸排,主動化解各類問題。疫情突發的特殊時期,吳老師手里正端著碗吃飯,一個電話來了,她就馬上放下碗筷處理事務,工作到夜半三更是常有的事。在爭分奪秒的工作中,她和班干部很快建立起學生檔案庫,把學生情況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確保上報數據及時準確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作為一名輔導員,吳文妍老師用擔當和真情詮釋了育人真諦。
管理學院輔導員夏雁兵
新學期以來,夏雁兵老師“以校為家”,堅持工作日每天住校,她說她要確保能夠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面前。新一輪疫情暴發,學校實施封閉管理,她召開疫情防控主題班會,宣傳防疫政策和知識,積極組織學生做核酸,現場維護秩序,每天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期間,有一位同學腰間盤突出發作,疼痛難忍,需要臥床休養,但又無法到上鋪,這導致學生心情變得低落、情緒波動大,脆弱而敏感。夏老師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向學院領導匯報,經過溝通協調,夏老師為學生申請到了一張單人床,并親自帶隊把床運送到宿舍,打掃、整理床鋪,安排班干部照顧飲食起居,寬慰學生安心在宿舍休養;此外,夏老師經常性地通過電話了解學生病情,在查寢時多次看望,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她渡過難關。經過夏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這位同學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都有了明顯的好轉。夏老師說:“學生事無小事,特殊時期更加需要輔導員用耐心、關心、愛心做好學生工作,讓學生在升達校園里平安健康成長、成才。”
會計學院行政秘書兼團委書記陳剛
陳剛老師有著近20年的學生工作經歷,每當遇到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的工作,他總是敢于“亮劍”、勇于擔當。近段時間以來,他科學部署、妥善安排、精心組織,親自帶領學院團學干部和志愿者們投入學校學生全員核酸檢測和抽檢志愿服務工作,共負責組織學生全員核酸檢測10次、志愿服務8次。讓人感動的是,每次檢測工作,他都從物資領取、人員分配、秩序維護等環節有序組織,并且他身先士卒,檢測全程5、6個小時不停息、任勞任怨,保證了學院4000余名學生順利、高效完成核酸檢測,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建工學院輔導員杜偉
杜偉老師身兼數職,是建工學院黨委宣傳委員,是輔導員,還是工程造價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多重身份也賦予了她多種責任。新一波疫情暴發突然,為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杜老師既要做好學生各項數據的摸排、核查、匯總工作,還要組織學生參加核酸檢測,既要處理學生工作日常事務,又要積極主動化解突發情況,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杜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學生生命和健康,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了力量。唯一讓杜老師覺得虧欠的是她這么多天沒能好好陪兒子,不過杜老師微笑著堅定地說:“我相信這波疫情很快會過去的,等疫情結束就可以好好陪陪兒子啦。”
金貿學院輔導員杜留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杜留荷老師聞令而動,積極擔當、主動作為。他舍小家顧大家,已經連續住校50多天,主動承擔起學院節假日和周末值班期間的各項工作。做抗疫一線的組織員,他主動協助做好全院核酸檢測工作,從不缺席每一次核酸檢測現場;做班級防疫工作的管理員,他耐心細致,從疫情排查,到組織學生核酸檢測、處置學生發熱、與學生談心交流、安排好每日體溫監測、督促學生落實好線上教學……杜老師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和輔導員工作的一線,種好“責任田”,守護“一院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金貿學院輔導員曾婧婧
曾婧婧老師已經懷孕6個多月,但當接到返校通知,她還是毫不猶豫遞交了返校申請,選擇返回學校,與自己的學生們在一起。學院領導見拗不過曾老師,便安排她乘坐學校班車進校了。一路上同事、學生主動幫忙搬運行李,對已經懷孕6個多月的她照顧有加。即使此時身體不便,但她返校當天就到學生宿舍看望同學們,安撫他們的情緒,囑咐他們做好宿舍通風消殺,都做好個人防護。在隨后多輪核酸檢測中,曾老師嚴格落實學院有關工作安排,召開班委會統籌安排人員,無論烈日還是刮風,她都提前到現場召集學生集合,全程在場組織協調,保證學生快速有序地完成核酸檢測;檢測結束后,她還會檢查學生核檢結果、總結不足,確保防疫工作不疏漏。
商學院輔導員胡好好
在帶領本班學生進行核酸檢測時,胡好好老師接到了校醫務室電話,被告知她的一個學生不慎摔倒后昏迷,情況非常緊急。胡老師立刻趕到醫務室,看到學生已在校醫的幫助下蘇醒,她松了一口氣,但學生一直在哭,說頭很痛、什么都記不起來了……胡老師一邊安撫學生情緒,一邊聯系救護車,并陪著學生一起到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核酸檢測、抽血化驗、腦部CT等檢查過后,醫院要求立刻繳費,胡老師二話沒說直接墊付了全部醫藥費用。治療期間,胡老師在醫院發熱門診、診室、繳費處來來回回跑了無數趟,深夜回到校內職工宿舍的時候才發現襪子已經磨破,腳趾也磨出了血,也才想起一天都未曾吃飯。經過各種檢查、會診、留院觀察、復查……直到確保無大礙,學生才被疫情防控專用轉運車輛送回學校。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每一位升達教職員工都是平凡的,但他們堅定而執著的態度、溫暖而有力量的言行,構建起一道生命圍墻,凝聚起一種升達精神!
文法學院輔導員王衛麗
校園開始實行封閉管理,學生要在宿舍上網課時,文法學院的輔導員們逆行返校,在這個特殊時期與學生們相伴,直面疫情,共渡難關。輔導員王衛麗老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最小的孩子兩歲,大的也才四歲。當聽說學校要進行封閉管理時,她掛念校園里的227個孩子,揮淚與家人和幼兒告別,毅然選擇返回學校,與學生們同在一起。王老師始終秉承情系學生成長、做好良師益友態度,線上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調節心理狀況;線下到學生宿舍看望慰問,關心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凌晨四點,一位學生突發胃絞痛,王老師接到學生的求助電話,當即趕到宿舍安撫學生并帶其到校醫務室治療。王老師用實際行動展現出輔導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學校、守護學生成長。“我也是有孩子的人,看著學生胃痛,我更是著急,她一定是特別難受、特別無助才會在深夜給我打電話。那一刻,我哪管得了是幾點,趕快安頓好學生才是正事”,王老師說。
信工學院行政秘書兼團委書記王崇
新一輪疫情暴發后,學校進行了封控管理,王崇老師深知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第一時間召集學院全體輔導員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確定了工作方向和重點。隨后他帶領學院全體輔導員投入到課堂管理、宿舍管理、請假管理、重點人員排查、雙碼核查、晨午晚檢、畢業生返校/離校、核酸檢測、疫苗接種、代領快遞、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安全教育、學生需求解決、反詐騙宣傳教育等14項工作。
王崇老師的愛人近期做了心臟手術,妻子重病他心焦如焚,可另一邊是師生安危,沉思片刻,他只好托付給家中長輩幫忙看護,隨即便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疫情期間,他發布通知100余則,組織全院核酸檢測2萬余人次,摸排重點人員100余人,上報各類報告報表200余份。雖然上報的是一個個數據,但在他心里,這些數字承載著全院3600余名師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長的重量。
信工學院輔導員朱輝星
“老師,我的藥沒了,您能幫我代買點藥嗎?”學校封閉管理后,輔導員朱輝星接到學生的緊急求救電話,該名學生患有慢性病,需長期服用特定藥物。但由于疫情原因,無法通過附近藥店購得相應藥品,已經面臨斷藥風險。朱老師掌握情況后,及時向龍湖鎮上有關醫院咨詢求助,幾經輾轉,終于掌握了藥物信息。由于特定藥物需要低溫冷藏,朱老師提前冷凍了冰塊,用毛毯包裹著冰塊前去醫院買藥,一拿到藥便趕回學校聯系校醫院存放藥物,以便及時、保質給學生供藥。疫情無情,但朱老師的舉動卻溫暖而堅定,共同戰“疫”的日子里帶給學生暖心和安心。
面對這場疫情,朱老師選擇為愛陪伴,和其他輔導員一起成為學生的“守衛者”。為朱老師點贊!
體育學院輔導員范自陽
學校封閉管理期間,范自陽老師始終堅守崗位,及時學習傳達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有序的組織學生志愿者貼標志條,帶領學生進行模擬核酸檢測演練等,確保學院學生多輪核酸檢測工作科學、有序、高效完成。此外,他每天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狀況,與學生一起健身、錄制抗疫手勢舞等,豐富了學生宿舍文化活動,緩解了學生們的焦慮情緒。范老師雖身兼數職,在教室、辦公室、宿舍、核酸檢測現場,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但他都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確保學校、學院的各項防控措施能扎扎實實落到最小單元,確保所帶學生都平安健康,范老師說常說:“學生工作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老師的付出和用心,學生們看得見。”
疫情越是反復,我們就越是要堅強,凝聚抗疫中的升達力量,期待風雨過后,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