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師范學院暑期三下鄉: 規劃國土空間,建設美麗鄉村
本網訊 近日,為貫徹土地規劃編制的政策,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助力鄉村振興。洛陽師范學院“規劃國土空間·建設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鄉村調研,理清村莊需求和發展思路,編制實用性的、村民看的懂、能真正指導落地實施的規劃。實踐隊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堅定黨的領導,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點,實踐一處,服務一方,讓人民群眾真實的體會到新世紀大學生的美好情感。
黃河流域河南段在我國安全、生態、經濟、文化、農業方面戰略地位極為突出,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和經濟承載地,引領著中部崛起和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我省發布《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兑巹潯诽岢鲆虻刂埔、分類施策,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優化黃河流域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保護開發質量和效益,把黃河打造成岸綠景美的生態河、歲歲安瀾的平安河、傳承歷史的文脈河,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出彩的河南篇章。
宣講土地規劃知識,繪制鄉村振興藍圖
“規劃國土空間·建設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入村宣講鄉村土地利用規劃相關政策和專業知識。在田間地頭,在黨群服務中心,實踐隊員用簡潔易懂的話語科普專業知識,分享調研感受和意見,讓村民充分了解鄉村土地利用規劃的重要性,調動他們參與規劃編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實踐隊成員入鄉宣講土地規劃知識 張馨月供圖)
深入鄉村振興一線,調研土地利用情況
“規劃國土空間·建設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根據規劃編制需要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通過實地談勘,入戶調查,資料收集等方式,詳細了解村區域環境,自然資源,地質災害,歷史文化,人口和產業發展,土地利用,各類設施建設等基礎資料。通過集體座談的方式充分聽取村兩委建議和村民意愿,對該村宅基地情況,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服務設施現狀,產業結構,生態環境現狀進行調查,摸清村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實踐隊員共同制定詳細的村莊基礎資料調研提綱,發放調查問卷,了解村民生產生活現狀,實際需求與發展愿景等,全面準確掌握村建設發展總體情況,為后續村莊土地利用規劃提供數據支持和規劃基礎。
(圖為實踐隊成員實地探勘,了解自然資源 張馨月供圖)
制作土地規劃報告,解決發展主要問題
“規劃國土空間·建設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根據調查結果,明確村土地利用規劃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從村域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村莊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環境整治等方面,提出規劃編制的相關建議。隨后,實踐隊分組整理前期的調查問卷和基礎測繪數據資料,撰寫村莊規劃文本和調研報告,并組織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村民代表對規劃方案進行論證,根據論證結果修改規劃方案,提交最終實踐成果。
組織專業人員培訓,增強村民規劃認知
“規劃國土空間·建設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在編制規劃的同時,會對當地干部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優化黃河流域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保護開發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樹牢生態文明思想,增強村民對國土空間規劃的認知,深化活動成果。
(圖為實踐隊成員向村民講授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內容 張馨月供圖)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遵循“將實踐與思想認識提升相結合,突出活動導向性”“將統一組織實施與立足實際開展相結合,增強活動實效性”“將線下積極開展與線上加強傳播相結合,提升活動影響力”“將工作開展與所學專業知識相結合”等原則,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青年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自己,在實踐中發揮個人優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形成正確認識,堅定理想信念,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服務鄉村發展。(陳貝貝)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