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筑牢師德根基 融合育人功能 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2-07-19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新機遇,賦予了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新的內涵。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公益性、非營利性辦學,堅持應用型辦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嚴把四個關口,不斷加強教師能力作風建設,筑牢師德根基,有機融合“十大”育人功能,以育人項目為抓手,加強育人項目培育管理,落實經費保障,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嚴把四個關口,筑牢師德根基。

  教師是研究、闡釋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力軍,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建校伊始,學校即十分重視師資力量建設,堅持辦學“五好”原則,即好的師資、好的設備、好的制度、好的管理、好的福利,嚴格要求教師素質。新時期,學校嚴格把控“教師入口、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教師激勵”四個關口,切實加強教師能力作風建設,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引導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嚴把“教師入口”關。學校嚴格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在教師招聘過程中設置政治考察環節,把政治標準作為教師聘用的基本標準,嚴把教師聘用政治關,在源頭和入口上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打造政治立場堅定的教師隊伍。

  嚴把“教學過程”關。印發《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干部、教師聽課制度》,要求學校黨政領導、有關職能部門領導、院(部)領導、教學督導員及全體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均需深入課堂聽課,并明確各類聽課人員的聽課學時數。聽課人員認真填寫聽課評議表,從“課程思政、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水平與方法、教學效果”五個方面衡量教師教育教學情況,第一時間向教師反饋教學情況,對教學過程進行全程跟蹤把關。

  嚴把“教學評價”關。每學期對所有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教學評價。期中,教務處下發《關于做好學生網上評教工作的通知》,輔導員組織召開評教主題班會,指導學生對學期所學的每門課程進行評價。期末,有教學任務的職能部門領導和院(部)領導及教學督導員、教研室主任根據聽課情況分別對教師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其評價分數與學生評價分數所占比例為1:1:1:7。評價結果為后三分之一者不得評為一等一級,連續兩學期后十分之一者將調離教師崗位。

  嚴把“教師激勵”關。確立崇尚實干的改革導向,建立激勵機制,以公正公平激發廣大教師潛心教書、用心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董事長王淑芳從多年的工資積蓄中拿出50萬元,資助成立師德基金,設立“淑芳師德獎”,用于獎勵“師德先進個人”。現已組織三屆,對獲得“師德先進個人”的9名教職工,每人獎勵1萬元。王淑芳說:“設立這個獎項,其一是為了更有力地推進‘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進一步落實;其二,也是為了加強師德建設,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同時讓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產生崇敬與敬畏之心,增加教師的自信心與使命感。”

  融合育人功能,構建育人格局。

  為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出臺《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升達黨發〔2017〕42號)和《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升達黨發〔2018〕15號)等文件,融合“十大”育人功能,積極完善育人體制和機制,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課程育人。開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以教研室為單位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過評選課程思政樣板課、舉辦課程思政樣板課觀摩活動,確保每個教學單位都能打造一批課程思政樣板課程。目前,學校已有省級課程思政樣板課程2門,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認定2022年度校級課程思政樣板課10門。

  科研育人。加強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平臺建設,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方向引導、價值引領、知識傳遞、文化傳承等方面的作用。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河南省高校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先進單位”“河南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鄭州市社會科學工作先進單位”;學校“意識形態管理研究中心”和“社會治理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入選鄭州市首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鄭州市民辦教育史展館”入選鄭州市第三批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沈定軍、孫媛、林志軍、唐瓊梓4位教師入選第一屆“鄭州市優秀青年社科專家”。

  實踐育人。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養成相結合,引導師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實踐能力、樹立家國情懷。目前,學校獲批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示范基地1個,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6個;推選2022-2023年度西部計劃、鄉村振興計劃志愿者25名;組建2022年暑期理論宣講、黨史學習、國情觀察、鄉村振興、沿黃實踐、社會治理等重點實踐團隊14個,560余人次參與實踐活動。

  文化育人。制定《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文化建設工作五年規劃(2021-2025)》,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評為“河南省文明校園”和省級“平安校園”稱號。

  網絡育人。強化網絡思政工作,建設“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網評員、通訊員、心理健康教育、新媒體平臺運行”六支隊伍,構建“校報、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QQ、官方抖音、官方快手、官方微視、官方B站”九大平臺,打造 “小達”文化品牌形象,推動網絡思政工作見成效。

  心理育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四級工作機制,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識必修課,組織開展新生心理測評、心理檔案建立、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問題幫扶等工作,促進師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

  管理育人。修訂《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章程》,全面梳理修訂400余項制度,建立現代大學管理制度,堅持“計劃創新、執行徹底、考核嚴謹、賞罰分明”行事準則,不斷推進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獲批全省“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試點”單位。

  服務育人。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制度化,設立“校長信箱”,開設“交流時間”,搭建學校與師生交流平臺,把解決師生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有機結合,在服務師生中實現育人。

  資助育人。成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立“獎、助、貸、勤、免、補”資助體系,開展“助學﹒筑夢﹒鑄人”“誠信校園行”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達到資助育人的目的。學校在全省高校2017、2018年度和2019、2020年度學生資助工作考核中均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組織育人。發揮校黨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優化設置基層黨組織,扎實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以“頭雁效應”有力彰顯促進教師黨支部建設質量持續提升,全面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形有力有效覆蓋。發揮工會、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等群團組織的育人紐帶功能,通過開展“最美教師”評選、青馬工程—“力行實驗班”、升國旗愛國主義教育等豐富多彩活動,助推學校思政工作提質增效。

  打造項目抓手,推進培育立項。

  學校以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申報為契機,以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為抓手,制定育人項目建設規劃,落實經費保障,做好提前培育工作,大力推進項目立項。

  做好項目規劃。學校依據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開展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教辦思政〔2019〕308號)精神,制定《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規劃》,力爭在2025年前成功申報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成功申報1-2個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同時,做好已立項的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金融貿易學院和2019年河南省高校網絡文化精品項目“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實踐——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網絡文化節”建設工作,確保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造成為校級育人精品示范項目。

  落實經費保障。經費是推動項目落地轉化的必要條件,學校設立思政及網絡思政專項年度預算,用于開展思政相關工作。同時,依據相關文件要求,按照1:0.5的比例給予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配套經費2.5萬元,按照1:1的比例給予2019年河南省高校網絡文化精品項目配套經費2萬元。

  “三全育人”是新時代推進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變革的重大命題,是新時代高校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的回應。學校切實增強推進學校“三全育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