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工程技術學院2022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集錦
本網訊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舉辦主題為“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在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政策下,從理論宣講、黨史學習、鄉村振興、成就觀察、民族團結、沿黃實踐、社會治理等7方面在當地開展活動。一起來看看鄭工學子的青春風采吧。
“河小青”暑期社會實踐團聾聽結合 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
2022年暑期,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特殊教育學院積極響應共青團河南省委辦公室關于開展萬名大學生“返家鄉”沿黃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采用聾聽結合的方式組建了一支“河小青”暑期社會實踐團。將“三下鄉”與“返家鄉”相結合,將黃河文化融入其中,以“黃河生態大家護,趕考路上你我行”為主題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
“河小青”暑期社會實踐團活動地點涉及河南省鄭州市、三門峽市、焦作市、鞏義市、洛陽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山東省濱州市,陜西省渭南市,內蒙古包頭市等黃河沿岸以及周邊設立的濕地公園、風景區、博物館等,極大地發揮了實踐成員所居黃河各個游段的優勢,使得本次實踐材料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十分真切。
如今黃河治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國家的重視以及地方的付出,通過此次實踐,隊員們發現黃河治理其實有一些妙招,比如說黃河岸邊的防備石,降低流速的丁字壩,鐵絲網打包的石塊建造的人工堤岸,岸邊分批種植的樹木。這一系列措施在保護黃河的同時,也造福了人民,不禁感慨自然的偉大與人類的智慧。
“奮楫篤行 云踐逐光”社會治理實踐團參與疫情防控 保護家鄉人民安全與健康
信息工程學院組建一支“奮楫篤行 云踐追光”社會治理實踐團隊,深入參與到當地疫情防控社會治理的各個環節,了解學習我國新冠疫情以來取得的各項成果,在完整的疫情防控治理體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為體系運轉、防控治理、維護家鄉人民健康生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團隊成員參加當地高考期間的愛心助考服務活動,為高考考生提供礦泉水、考試用具、口罩和緊急品服務。
團隊成員深入到所在社區辦事處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配合家鄉醫務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傳當地的養老政策、入戶關懷空巢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著家鄉人民的安全與健康。
“望來路 踏新程”黨史學習實踐團隊紅色黨史進校園 爭做時代好少年
2022年暑期,經濟貿易學院“望來路 踏新程”黨史學習實踐團隊前往周口市四通鎮蔡集小學、河北省廊坊市王莊子鎮王泊村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走進校園、走進課堂,通過回顧百年黨史,引出紅色革命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團隊成員組織學生觀看紅色影片,開展“角色扮演講黨史”“你畫我猜”等小游戲,將黨史知識融入游戲,使學生們在玩耍中加深對黨史知識的學習。最后,團隊成員號召學生一起向黨敬禮,獻禮七一,實踐活動在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
團隊成員來到河北省廊坊市王莊子鎮王泊村,探望并采訪了光榮在黨52年的退休老黨員——陳樂武先生。“我就是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跟黨走,時刻謹記有付出才會有回報。”陳爺爺用最樸實的話語寄托了自己對青年學子的期盼。陳爺爺強調紅色家風是我們黨永不褪色的“傳家寶”,紅色傳統不能丟,紅色基因更不能變。一代又一代要在老黨員的言傳身教中,形成良好家風,并推動優良家風建設,“家風正,則民風淳”,家是如此,國亦是如此。
鄉村振興青年行動團參與志愿活動 助力鄉村振興
信息工程學院“鄉村振興青年行動團”積極參加2022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全民核酸檢測志愿者服務,投身社區安全宣傳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助力全民核酸檢測
積極宣傳安全防范教育
參與道路清掃工作
跟隨當地服務站成員了解并參與了無人機播種水稻項目
筑牢禁毒安全防線
“學黨史 踐使命”學習教育團隊重走紅色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
體育學院積極響應校團委號召,組織成立了“學黨史 踐使命”暑期學習教育實踐團,依托各自家鄉的紅色資源開展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等多種形式的參觀學習活動。
實踐團成員接受了一次生動的紅色教育,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革命英烈的偉大人格魅力和對共產主義信念堅定不移的強大意志力。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革命英烈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學習革命英烈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并將此精神傳播給更多的青年學生。
體育學院以本次活動為教育契機,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積極協助惠濟區教體育開展鄭州市初中體育考試測評工作。在工作中,成員們克服了天氣熱、任務重的困難,在惠濟區教體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奔赴7個測試點,圓滿完成350名學生的各項測評工作。大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提高了測評效率,有效地保障了測評的順利開展和大量數據的登記、匯總工作。
“黨的二十大”理論宣講團宣傳黨史知識 追憶初心使命
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黨的二十大”理論宣講團前往各自家鄉,牽手當地黨員群眾,開展主題為“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黨的二十大。
活動開展過程中,宣講團成員頂著烈日、冒著酷暑,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向當地居民積極宣傳黨史知識,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故事和先進典型模范,帶領大家回顧百年黨史,追憶初心使命。
“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黨史宣講團宣傳黨史知識 助力鄉村建設
建設美麗鄉村,認真普及黨史知識。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組建理論普及宣講團,前往各自的家鄉進行黨史宣講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活動開展的前期,宣講團成員深入到戶,開展黨史知識調研活動,了解當地居民對黨史知識的了解程度,并在今后開展的宣講中有針對性地對黨史知識進行宣講。
“促社會治理發展,展青年無畏擔當”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基層 為群眾辦實事
化工食品學院組織學生在各自家鄉開展以“促社會治理發展,展青年無畏擔當”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們負責的項目不同,但“行程萬里,初心如一”,秉持為家鄉群眾辦實事的心態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針對小區內的空氣污染,光污染等一系列社會自然問題進行調查
運用近期發生的社會安全事件對小初高學生進行自護教育課
積極參加預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向居民進行防詐騙宣傳
發展成就觀察團調研家鄉發展成就 堅定理想信念
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以云組隊的形式組織開展了以發展成就觀察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走訪調研,隊員們了解到十八大前后我們國家在社區治理、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調研的過程隊員們深刻領悟黨的領導、制度優勢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巨大發展成就讓隊員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助力社會治理,激揚青春力量”暑期社會實踐團關心社會治理 展現青春風采
文化遺產與藝術設計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將“三下鄉”與“返家鄉”相結合,成立“助力社會治理,激揚青春力量”實踐團,了解優秀文化,傳承紅色經典。
實踐團隊員通過參觀平頂山博物館尋訪紅色足跡,學習黨史傳承紅色精神。感受中原文化的雄渾大氣、古韻盎然,了解中國近代平頂山人民可歌可泣的抗爭史和奮斗史。
在鄭州市金水區國瑞靜香園社區,開展防電信詐騙社會實踐。
在社區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向青少年宣講法律知識,引導青少年增強法律觀念及意識。將防溺水、防火、防觸電、防拐騙與防暴力知識等方面的知識送到需要的居民家門口。
此外,土木工程學院“探尋者”實踐隊、管理學院“青春知行”和“青春伴我同行”社會實踐服務團等成員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用心感知時代,感悟真理,在觀察社會、參與實踐中立大志、明大德、擔大任。
2022年暑期,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學子深入基層,通過社會實踐這門“大思政課”,了解社會、體察民情、學以致用、服務人民,在潛移默化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到最關鍵、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奮斗勇氣展現了青春風采!(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