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學子名飛揚(非凡十年·南陽師范學院內涵建設②)
學校學子在第五屆河南省高等學校信息安全對抗大賽中喜獲佳績。
學校在“百校聯動·百萬同跳”第二屆中國大學生線上智能跳繩挑戰賽單搖跳排位賽中勇奪桂冠。
本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陽師范學院各項事業高歌猛進,無論是辦學層次、辦學規模,還是學校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都實現了質的飛躍,而這一切的根源在于學校在人才培養上取得的累累碩果。
據統計,近5年,該校在各大比賽中獲得國家級榮譽400余項,省級以上獎項4000多項,一大批德才兼備的臥龍學子橫空出世,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大舞臺上大放異彩。
南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盧志文表示,學校立足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之“國之大者”,聚焦服務豫西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構建了“立德為先、實踐為要、良師為基”的特色化人才培養路徑,傾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臥龍學子”品牌,培養了一大批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立德為先 擦亮人才培養底色
育人先育德。
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的地方高校,南陽師范學院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服務南水北調國家戰略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打造“愛國奉獻、忠誠擔當”的特色育人文化,扎實開展青年學子的教育引導和價值引領。
學校把思政教育貫穿于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社會實踐課程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堅持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陣地”、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獲立首批河南省課程思政示范高校、河南省三全育人改革試點高校。
“師范”是學校的“本色”和“特質”,學校黨委始終把師范生的培養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在師范教育中更是把師德師風放在了首要位置。學校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舉辦卓越教師培養實驗班,從師德師風、專業素質、教師技能方面培優拔尖,以點帶面,對全校師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建校70年來,南陽師范學院培養出12萬余名優秀教師,成為南陽及周邊地區基礎教育的基石,這些畢業生政治素質優良、專業技能扎實、工作作風嚴謹,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臥龍學子”品牌享譽中原。據不完全統計,南陽市30%的中小學校長和70%的中小學骨干教師都是南陽師范學院畢業生。南陽基礎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南陽師范學院作出了重大貢獻。
實踐為要 提升人才培養亮色
實踐出真知。
作為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建設高校,學校秉承“做精師范專業,做大應用專業,做強優勢專業,辦出專業特色”的辦學思路,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在人才培養中,學校把實踐教學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著力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學校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制訂了《大學生綜合實踐實施方案》等系列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構建了“一體構建、三段設計、六大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即積極倡導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開展“基礎、專業、創新”3個階段的實踐活動,通過課程實驗、實習(實訓)、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學科競賽、科技創新6大模塊的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協調發展。
校內與校外相結合。一是由行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中,由高校和行業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保證培養方案與行業發展同步、與行業需求一致,凸顯人才培養的應用型特點。二是為學生搭建實踐舞臺。加強校、地、企合作和按需對接,建成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近200個,通過“國培”頂崗、教育實習、志愿服務,大力拓展融合式教育實習基地,打造一批長期化、精準化、品牌化的社會實踐項目,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激發責任擔當。三是推行協同育人機制。借鑒豫南片區教師教育發展共同體、河南省現代產業學院等項目經驗,結合專業特色和學科前沿,成立了“臥龍防爆電機產業學院”“牧原產業學院”“玉雕產業學院”“寶天曼學院”等行業學院,建立校際、校企、校地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2021年,學校臥龍眾創空間獲批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競賽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學校堅持“以賽促建、以賽促學、以賽促練”,通過比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不斷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2014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全國總決賽中,高鎮海老師指導學生制作的節能環保創意作品榮獲全國總冠軍。2015年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全國總決賽中,該校學生設計的手機遙控智能小車系統榮獲全國總亞軍。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電子設計大賽、“外研社杯”外語競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重要賽事中,南陽師范學院與諸多名校學生同臺競技,都取得了不俗成績。尤其是,2019年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來自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在內的全國400多所高校參加,共計4102件有效作品成功申報,最終僅102所高校的199個科技創新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而河南省僅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和南陽師范學院共3件作品入圍全國總決賽,南陽師范學院最終榮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2022年8月,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全國1098所本科院校評比中,南陽師范學院藝術類競賽指數評價獲得A-等級,在河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在2017—2021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排行中,南陽師范學院位列全國新建本科院校第30名,獲獎405項,項目數量位列河南省第一名。
良師為基 提高人才培養成色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要培養優秀的學生,先培養出優秀的教師。以才育才,助力實現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是南陽師范學院領導集體的共識。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大力引進高水平師資為一流人才培養奠定了深厚基礎。
學校歷來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創新實施“剛柔并濟”的靈活引才制度,推進職稱評聘改革、推進目標考核管理和績效工資改革、引進高水平人才團隊等方式,面向海內外選聘杰出人才、實施教師能力提升工程,臥龍學者、臥龍特聘教授選聘工程,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引人、用人的活力,形成了一支以高層次專家為核心,以教授、博士為骨干,中青年優秀教師為主力的高水平專業教師隊伍,為培養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撐。
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在科研產出上澆開了嬌艷之花:近年來學校獲立國家級科研項目160多項,化學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材料學科接近前1%,在全球自然指數排行榜上,連續4年在河南省高校中穩居前5位。
與此同時,學校鼓勵教師開展探究性教學,將高水平教師的科研優勢轉化成教學優勢,將科研、教研成果引入課堂,轉化為激勵學生科研創新的“養料”。
早在2012年開始,學校就開始實行“本科生導師制”,通過“導師制”的實施,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學生可以早進實驗室,早進課題組,早進科研團隊。導師制引導學生加入教師的科學研究項目中,感受科研、創新的氛圍和創新的過程,導師在長期言傳身教中,逐漸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學校教師將學科前沿和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通過校企合作、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國際交流、社會實踐、開放實驗室等多種途徑,指導學生科研創新,促進研教結合,以教改帶動教學質量提升。深厚的學科建設基礎與規范的人才培養制度形成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合力,近年來,學校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其中不乏SCI等重要國際期刊的學術論文。
志在萬里,孜孜以求,南陽師范學院正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乘風而起、順勢發展,形成了多點開花、競相綻放的姿態,成為更多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孟向東 刁良梓 張君明 郭欣)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