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協委員周保平:推進河南職業教育起“高地”攀“高峰”
本網訊 河南是不折不扣的職教大省,職業院校多達520所,在校生規模268萬人,居全國首位。這份“成績單”固然令人欣喜,但在56所全國“雙高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中,我省僅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入圍。由此折射出我省職業教育還存在諸多不足,起高峰、建高地仍任重道遠。
制約我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有哪些?結合工作實踐和調研情況,省政協委員、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保平將其歸結為三方面:一是建設經費投入不足。按照我國職業院校辦學標準,河南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學校尚不足兩成,建設經費仍有較大缺口。二是集團化辦學模式有待優化和創新。面對科教融匯這一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我省組建了20個獨具特色的骨干職教集團,但支持政策不詳細不具體,尚未全面進入實體化運作階段。三是產教融合不深入。政府、行業、企業、學校間人才需求信息溝通不暢,校企“雙元”育人機制不健全,人才培養的規模、結構、質量與市場需求還不完全適應。
“到2025年,我省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將不低于高職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本科在校生將達16萬人。但我省現在只有一所民辦職業本科學校,在校生不足萬人。”周保平指出,要以“十四五”院校設置為契機,以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家級高水平高職學校為龍頭,建好一批公辦職業本科學校,打造河南職教品牌,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
推動制度創新、引導職教集團實體化運作是推動我省職業教育高水平發展的強力引擎。那么,怎樣才能立足河南、兼顧周邊、放眼全國,推進河南省骨干職教集團實體化運作?在周保平看來,首先要推動制度創新,出臺職教集團建設相應配套政策、明確實施舉措,激發職業院校活力,加大投入支持一批國家級示范性職教集團建設,切實支持職教集團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進一步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實施“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使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擁有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助推“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目前,我省高職院校辦學規模和布局結構還不能很好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建議我省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出臺相應配套政策、明確具體實施舉措,推動高職院校主動服務傳統產業提質、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周保平建議,發揮行業產業優勢,鼓勵引導行業龍頭企業與高職院校聯合打造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混合所有制產業學院,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能力,切實打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形成產教深度融合、良性互動的職業教育發展新生態。(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