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南中醫藥大學兩會代表積極建言獻策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3-01-20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和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分別于1月13日上午,1月14日上午,在省人民會堂隆重開幕。兩會期間,河南中醫藥大學5名省政協委員、3名省人大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聚焦“雙一流”創建、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文旅、藥材產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等建言獻策、提出建議,為奮力推進現代化河南建設貢獻了河中醫人的智慧與力量。

省政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李小芳

  1月13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李小芳亮相“委員通道”,就“如何讓‘杏林’枝繁葉茂”這一問題給予回答。李小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的發展呈現許多可喜變化,要想讓‘杏林’枝繁葉茂,最重要的是廣攬賢才,兼容并蓄、特色引領。各個培養中醫藥人才的學校要錯位發展,立足自己的辦學定位,吸引更多有情懷、有專長、有水平的教師充實到人才隊伍中,打造符合自己需要的一流師資隊伍;要在醫療服務中體現中西醫并重,服務國家、河南省的戰略需求,促進中醫藥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再造。培育更多新興交叉學科、前沿學科,從而提升高質量人才的培養能力;要建好建強附屬醫院,培養更多生力軍。

  李小芳帶來了關于“推進河南中醫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促進河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圍繞如何把河南中醫藥文旅產業“做大做強”,李小芳指出,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提高中醫藥文旅產業的戰略地位;二是瞄準產業前沿,打造河南中醫藥文旅超級IP;三是培育產業龍頭,建設一站式中醫藥文旅平臺;四是夯實產業基礎,完善中醫藥文旅人才培養體系;五是引領產業潮流,舉辦高層次中醫藥文化旅游論壇;六是對標世界一流,建設高標準中原中醫藥博物館。針對如何促進河南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李小芳強調,一是明確特色豫產道地中藥材名錄;二是積極實施豫藥非藥用部位綜合利用;三是開展豫藥全產業鏈及深加工研究應用;四是大力支持中藥材學科及人才隊伍建設。

省政協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省委常委、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第四附屬醫院院長蔣士卿

  今年是省政協委、中國農工民主黨省委常委、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第四附屬醫院院長蔣士卿履職的第六個年頭,10多年來,蔣士卿將目光聚焦在河南省基層中醫館建設方面。他提出,建議加強基層中醫館人才培養,壯大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藥材需求量大,建議對這類中藥材集中帶量采購;建議支持三甲中醫醫院制定抗疫中藥系列院內制劑并納入醫保;建議開通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綠色通道,加大優質中藥材基地建設,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現代化中藥材物流交易中心。

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九三學社委員會主委、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勤生

  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九三學社委員會主委、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張勤生提出了《促進河南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提案,為河南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開“藥方”。同時,張勤生表示,建議盡快恢復“河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行政職能;打造一批國家級中醫藥教研中心;創新載體營造中醫文化氛圍,讓群眾隨時隨地感受到中醫藥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內涵,發揮中醫藥服務在醫療服務中的作用;加快推進中醫醫療資源均衡擴容;打造中醫藥“豫字號”特色品牌等。

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中國民主同盟總支部委員會主委、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風濕病科副主任辛凱

  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中國民主同盟總支部委員會主委、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風濕病科副主任辛凱在提案中,建議從中醫藥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把挖掘中醫藥寶庫精髓置于推動河南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議程;建議建立河南中醫藥古籍和名老中醫數字圖書館,提供信息化支撐;建議加強政府和高校合作,設立河南中醫古籍和名老中醫出版專項,編著和出版河南中醫古籍和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專著和教材;建議深度挖掘、整理、開發河南省中醫藥文化資源,推動中醫藥博物館和文化基地建設,打造中醫藥文化品牌;建議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藥企業、醫院開展建立中醫藥寶庫精髓研究中心。

省政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二病區主任燕樹勛

  省政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二病區主任燕樹勛提出了《關于助力防控河南省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提案。燕樹勛表示,要改善兒童青少年食物供給,建議學校優化學生餐膳食結構,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鹽等食物;鼓勵兒童青少年加強體育運動;加強醫療機構對兒童肥胖的干預能力;鼓勵醫療機構設立“兒童青少年體重管理門診;加強肥胖防控知識技能普及。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院長朱明軍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院長朱明軍建議“建立河南省重大慢病中醫藥防控體系”。朱明軍指出,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四類重大慢性病是慢病管理工作的重點?h域是我國重大慢病防控的重點環節,針對當前我省基層醫師明顯不足,年齡普遍偏大等問題,建議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共擔的中醫藥防控重大慢病示范縣建設體系;充分發揮省級中醫醫療機構的領頭羊作用,建立河南省中醫藥慢病防控中心。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家庭簽約動力及服務能力。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副院長李素云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副院長李素云建議“加大醫保支付改革對中醫醫院支持”“加強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科普工作”“推進我省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發展”。針對如何加大我省醫保支付改革對中醫醫院支持,李素云表示,一是調整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二是遴選中醫優勢病種,對于在門診診療的中醫優勢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三是擴大醫保支付報銷范圍。針對加強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科普工作,李素云指出,要全面普及防疫醫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養;打造一支高水平專業科普隊伍;創造一批高質量原創性新冠科普作品;加強中醫藥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宣傳力度,切實維護公眾健康。針對推進我省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發展,李素云表示,要建設區域制劑中心,推動規模效益雙提升;加大醫院中藥醫療機構制劑的流通范圍,使其不僅僅局限于醫聯體、醫共體等體系的調劑使用;加大醫院中藥制劑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導向和人才支持。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院長張瑞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院長張瑞建議盡快推進中醫藥人才、技術與宣傳手段下沉社區,發揮中醫藥的優勢,減輕社會醫療負擔,提升廣大民眾的健康水平。采用“社區-醫院-學校”人才培養模式,聯合醫院與學校,開展以問題為中心,以實踐為手段,以社區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培養后備人才從事社區工作的意愿,充實社區的中醫藥后備人才;面向社區的西醫從業人員、護理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開展中醫藥理論與適宜技術的宣講、培訓,促進醫護人員對中醫藥的價值、理論與技術方法的認同,持續充實社區中醫藥力量,使其在日常診療服務中,能夠主動聯合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技術,提高居民健康收益,降低居民、社會的經濟負擔;通過設立中醫藥科普宣傳員,利用短視頻、vlog等新媒體技術,依托受眾廣、易接受、推送快的優勢,制作發布優質的中醫藥社區科普作品,介紹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對中醫藥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向社區居民提供中醫保健咨詢、中醫藥配送,以及中醫分診、預診等服務,加強中醫藥與社區居民的連接,通過互聯網使中醫藥下沉社區。

  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分別于1月16日、17日勝利閉幕。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河南中醫藥大學省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聚智慧積極獻言獻策,匯合力共謀工作,為河南中醫藥發展提出了一件件、一條條議案提案、意見建議,彰顯使命擔當。新征程上,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河南省委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團結奮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河南中醫藥大學供稿)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