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閔惠芬藝術周”在周口師范學院隆重開幕
本網訊 作為學校5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音樂家協會、 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周口市人民政府、周口師范學院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弓弦樂學會、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周口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承辦的第二屆“閔惠芬藝術周”,于5月18日晚在周口師范學院閔惠芬音樂廳隆重開幕。
第二屆閔惠芬藝術周開幕
河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一級巡視員王朝紀,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音協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新現,周口市副市長秦勝軍,周口師范學院原黨委書記俞海洛、王云彪,校領導臧振春、蘇宇、程秀波、吳征、仝方存、許述敏、劉偉,該校校友、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院長何新出席開幕式。來自國內高校、研究院所、歌舞團、音樂家協會的藝術家和專家學者,閔惠芬先生家屬,市、縣單位負責人,媒體朋友,師生代表等1000余人參加開幕式。
河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一級巡視員王朝紀致辭
王朝紀代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界朋友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閔惠芬先生對民族音樂深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繼承發揚中國傳統音樂,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堅持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與時代命脈緊密結合,堅持創新演奏技法和藝術形式,表現了革命文藝戰士的大無畏精神和奉獻精神。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將積極與中國音樂家協會、周口市人民政府、周口師范學院一起,共同努力辦好第二屆“閔惠芬藝術周”,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全省民族弓弦樂藝術和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激勵全省文藝工作者譜寫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校黨委副書記程秀波致辭
校黨委副書記程秀波指出,閔惠芬先生致力于二胡藝術的傳承保護、傳播交流,為弘揚民族藝術、傳承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學校是河南省較早設立藝術學科、開展美育教育的高校之一,始終高度重視藝術學科發展和藝術教育工作,持續營造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良好氛圍,先后獲批省級文化改革發展人才培訓基地、省級藝術教育實驗中心、省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并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舉辦閔惠芬藝術周,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民族音樂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集中展示學校改革發展成就,提升學校影響力、競爭力、品牌力的良好契機。希望各位藝術家、各位學者對學校事業發展、對音樂學科建設多提寶貴意見,攜手將閔惠芬藝術周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成品牌,打造成民族弓弦樂藝術的研究高地、閔惠芬精神的傳承高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高地。
開幕式結束后,閔惠芬經典作品音樂會拉開帷幕。中央音樂學院楊雪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張尊連教授,上海音樂學院汝藝教授,武漢音樂學院胡志平教授,中央音樂學院薛克教授,原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鄧建棟,依次演奏了《洪湖主題隨想曲》《江河水》《夢斷紅樓》《紅旗渠水繞太行》《二泉映月》《新婚別》《長城隨想》《賽馬》等二胡名曲。
中央音樂學院楊雪教授演奏《洪湖主題隨想曲》
中國音樂學院張尊連教授演奏《江河水》
上海音樂學院汝藝教授演奏《夢斷紅樓》《紅旗渠水繞太行》
武漢音樂學院胡志平教授演奏《二泉映月》
中央音樂學院薛克教授演奏《新婚別》
原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鄧建棟演奏《長城隨想》第一、二、四樂章
參演藝術家集體演奏《賽馬》
參演藝術家向觀眾致意
一個個節目或凄美婉轉、令人淚目,或高亢激昂、催人奮進,將個人的內心情感、革命的轟轟烈烈、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等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深刻感受到當今的美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氣勢磅礴的傾心演繹,壯美瑰麗的舞臺藝術,激情、抒情、豪情、熱情,指揮家、演奏家、觀眾們的情感交織在一起,匯聚成歡騰的海洋。現場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掀起陣陣高潮。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閔惠芬先生的愛國精神、人民情懷和高尚人格,進一步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積極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推動先進文化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第二屆閔惠芬藝術周于5月18日至20日舉行。期間,將舉行閔惠芬經典作品音樂會、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與中國當代二胡表演藝術論壇、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與中國當代二胡創作論壇、閔惠芬藝術·二胡藝術中的文化自信論壇和弘毅之光——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音樂會、河南地方戲曲主弦音樂會、中國音樂家協會“金鐘之星”二胡作品專場音樂會。國家一級指揮張列和瞿春泉(新加坡)應邀擔任音樂會指揮。(武暾)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