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巧融入,課證融通結碩果——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課堂教學改革
2019 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隨著方案的出臺,1+X證書制度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提及引起了高職院校的廣泛關注,1+X制度旨在鼓勵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通過專業學習獲得學歷證書,還應該強化某一具體職業技能上的綜合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最終實現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2020 年 5 月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結合學科專業建設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思政設計。這就要求專業課程要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但現實的情況是,多數專業課教師對于思政元素如何有機的融入課堂問題頗多。出現了生搬硬套、“貼標簽”、“兩張皮”或者喧賓奪主,直接把專業課變成了思政課等為了思政而思政的現象。因此,課程思政是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要凝練出每門課程的思政理念,明確思政重點,形成該課程的思政教育體系。
在此背景下,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從2019 年開始初探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以《物流基礎》課程建設與教學為案例,將“課程結構—職業資格證書的能力要求—企業崗位能力—技能大競的能力要求”相融合,建設“課證融通”雙向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編制了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課證融通”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職業核心素養下人培質量提升的實施路徑,有效融入課程思政,重構課程體系,對學生崗位所需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起到推動作用。
課證融通重構課程體系。《物流基礎》以職業核心素養為核心,根據物流崗位級別不同,制定“崗位能力分析表”,將物流專業的相關崗位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類,即一般物流技術人員崗、中級物流管理崗、高級物流師崗。根據核心崗位人員工作職責要求,分析各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按協同培養的思路,將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內容融入課程;按知行融合的思路,將相關技能大賽、校企合作的技能比武等所涉及的技能點、新技術滲透到課程中,提升職業技能,創新課程體系,滿足社會需求,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落實課程改革目標。
創新方法建設高效課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建設活力高效課堂。課堂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體驗教學法等,以企業真實項目實施教學,課堂實行小組負責制,根據每節課學習目標設置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環節,配備安全員、操作員、質量監督員等企業崗位,讓學生分角色體驗工作崗位。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學生互助、你問我答、小組 PK、挑戰賽等多個環節交叉融合,教學過程學生是主角,老師起引導作用,解答大家的共性問題,形成活力高效的課堂。
立德樹人融入思政元素。思政教育只有觸碰到人的心靈,才能引發強烈的思想共鳴,本課程的思政教育以立德樹人為出發點,結合時事熱點,系統梳理物流行業的思政元素,在不同項目中融入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智能制造、節能環保、勞動教育、美育等思政教育理念。將專業所必備的職業規范、職業安全、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融入具體的項目和任務中。注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思政培養目標重點突出且相互交融,最終架構起本課程的思政教育體系。
學生視角課堂改革實效。在2023年秋季學期《物流基礎》第一次課之后學生在教師手冊中這樣評價。
學生1:我做夢都沒想到我的大學第一次專業課竟然是這樣子的,它不枯燥不難受,讓我在課堂中很好地體會到了物流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真實,接地氣。
學生2:感受到一節活色生香,韻味無窮的專業技能課,這既是知識的盛宴,也是思想的洗禮,老師在課堂上通過案例和小活動讓我們牢牢記住“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的崗位準則,教育我們要有職業榮譽感,要“干一行愛一行”。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以來,以培養具有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的復合型物流技術技能人才為教育目標,適時將專業課程和社會這個大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構建課證融通課程體系,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供有溫度的專業課堂,持續培養的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社會滿意度持續上升,取得了很好的實施效果。(郭軍華)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