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聚力“雙高工程”建設 實現辦學新跨越

來源:河南高校資訊網 時間:2024-03-19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在中國職業教育“由大向強”邁進,發展重點轉為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的關鍵時期,2020年,河南省啟動“高職雙高工程”建設,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憑借優秀的辦學成績和人才培養質量,成功入選“雙高工程”建設單位。新的發展方位賦予學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動力,學校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德技并修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三教”改革為抓手、以社會服務為職責、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質量為核心、以服務水利環境改革發展為己任,全面錘煉辦學特色,全面推進內涵建設,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平建設實踐,為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作出示范。

  善制善治

  黨建領航提升治理水平

  在學校黨委書記李廣慧看來,學校高效能治理不僅是“雙高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雙高工程”建設的重要命題,學校始終堅持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引擎,成功打造有序且積極的改革態勢。

  自“雙高工程”建設以來,學校黨委堅持“以高質量黨建領航高水平學校建設”工作思路,將黨建與“雙高”同布置、同考核,推動黨建與“雙高”雙促進、雙提升。學校黨委堅持以制度建設作保障,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以學校章程為統領,通過“廢、改、立”工作,制定人事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財務管理、合作辦學等88項制度,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好“雙高工程”夯實基石。

  學校黨委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基層黨組織“對標爭先”、黨支部書記“雙帶雙培”、群團組織“同心聯動”三項計劃,促進“兩個作用”發揮,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會參與”內部治理體系、“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機制、運行高效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和協調高效的校系二級管理體制。

  學校獲“河南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廳級“五星黨支部”5個,建設河南省教育系統黨建創新項目4項,成功入選國家教育部門“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院校、國家教育部門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單位、第三批國家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學校獲得“全國水利文明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科研管理先進單位”“河南省教育信息工作考核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在“中國夢 勞動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時代”等比賽中獲獎3項。

  共建共享

  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共贏

  “合作發展,是我們的核心戰略,無論是教育教學資源、人才培養模式,還是職業精神塑造,都需要深化校企合作,誰能深入推動產教融合,誰就能占得發展先機,贏得發展優勢。”學校校長李志萍說。

  在此理念引導下,學校積極構建便捷靈活、協同配合的政校行企合作發展體系,并按照“合作共贏、協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原則,推進產教融合做深做實,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

  學校搭建多樣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平臺,牽頭成立河南省水利環境職業教育集團,與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成立“大族激光產業學院”“生態水利產業學院”“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譜尼產業學院”,與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北京鴻科經緯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共建5個開放性區域產教融合中心,與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藍翎環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聯合申報材料與工程質量檢測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依托這些平臺,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制定教育教學組織方式和管理制度,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結合。學校2項成果入選水利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完成“標準引領下的高職院校產業學院建設研究與實踐”等3項產教融合省級教學改革課題,2024年3月,學校成功入選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產教融合型職業院校培育單位擬定名單。

  學校與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合作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現代學徒制、訂單式等多種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改革,先后成立“大禹班”“恒科機電班”“恒科電氣班”“水環精工咨詢班”等,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教學內容與方式、評價方案,集合校內外資源,依據行業標準為企業培養緊缺人才。2021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門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驗收,2022年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獲批河南省現代學徒制示范點,“‘項目引領、雙師執教、學訓結合’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等3項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果獲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學校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機制,落實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制度,鼓勵各專業聘請企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開展技能課程教學。校企共建1個省級、17個校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省級、5個校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省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3個省級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2020年以來,234名教師獲省級“雙師型”教師認定,9人通過河南省職業院校省級名師考核,21人通過河南省職業院校省級骨干教師考核,教師在各類教學比賽中獲獎44項,1人入選國家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2023—2025年)名師(名匠)培養對象。

  學校通過優勢專業建設全面深化產教融合。精準對接國家戰略和河南省“7+28+N”鏈群產業布局,圍繞傳統產業提質培優構建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高水平專業群、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圍繞生態環境治理和現代服務業構建環境工程技術特色專業群、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群、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群,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產業構建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群,形成了富有水利行業特色、與區域產業鏈緊密對接的“1+1+6”專業群布局。以專業群建設為抓手,校企合作實施專業共建、教材共編、課程共擔、師資共享、基地共建的產教融合“五共同”工程,建設國家骨干專業2個、省級示范與骨干專業5個,“十四五”國家級別職業教育規劃教材8部,省級職業教育優質教材6部、專業教學資源庫4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4門、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線下)4門、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3個,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基地121個。

  育人成果

  德技輝映成就出彩人生

  對于人才培養,只有德技輝映才能成就精彩人生。自“雙高工程”建設以來,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1個核心3個關鍵4大工程”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將“四史”教育、勞動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實踐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等45個,成立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團隊30個,獲省級課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1個、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3個,入選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特色品牌。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度融合,學校逐漸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促進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雙提升。2020年以來,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獲獎159項,其中國賽一等獎3項。水利工程系畢業生趙俊偉榮獲“河南省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河南日報》以《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當好工程“把關人”》為題介紹了2019級畢業生蘇翔宇的優秀事跡。

  此外,學校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工匠文化融入課堂教學、開學典禮等環節,邀請42名企業專家等校外力量進學校,為學生帶來職業故事、講授最新技術,為人才培養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開展校園冰雪攝影比賽,創作《潤文明競芳菲》等視頻作品,完成《“善水”校園文化讀本》等畫冊,學校入選全國水利職業院校水文化育人典型案例3項。

  使命價值

  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升華

  服務社會是每一所學校與生俱來的使命,學校堅持以貢獻謀發展,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戰略,對接水生態水環境提升、智慧水利、“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生態保護等省內重大建設任務,校企合作建設國家環境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獲批河南省水庫大壩安全信息化管理等6個水利環保類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形成校、省、國家三級技術技能服務平臺。近3年,學校獲批立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35項,先后為鄲城縣中州供水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開展技術服務,開展“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年度績效評估”“河南省坡耕地和侵蝕溝道專項調查”等社會服務項目。

  學校積極發揮人才和專業優勢,助推鄉村振興,創新軍民融合,形成了職業技能培訓的“河南水環”品牌。2020年以來,學校獲批河南省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河南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退役軍人教育培訓機構、省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承辦“河南省鞏固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成果培訓班”“中國人民解放軍96881部隊測繪員培訓”等16項職業培訓,培訓約45000人次。學校多次選派教師赴駐馬店市平輿縣開展志愿服務結對工作,與衛輝市開展校地結對幫扶工作。2021年學校獲得水利部門“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3年學校在“鞏固脫貧成果省掛牌督辦幫扶工作”中榮記集體三等功,獲得“人人持證 技能河南”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突出單位。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高水平專業群以“用技術解企業難題,做培訓提行業能力,以扶貧助鄉村振興”為思路,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12次,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立足“體現水利特色,服務民生工程”的目的,教師前往駐馬店市上蔡縣等地開展安全飲水技術和業務培訓、技術技能培訓等累計53項,增強了服務水利行業及地方的能力,提高了水利技術人員的素質水平和創新能力。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所激發的辦學活力驅動下,學校處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充分發揮出示范帶動作用,為高職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經驗。未來,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將繼續秉持初心,牢記使命,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謀劃和推進高職教育改革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以高水平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更大貢獻。(孔建萍 羋書貞)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