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經貿學院舉辦新聞與傳播學科建設研討會
本網訊 4月18日,鄭州經貿學院傳媒學院成功舉辦了新聞與傳播學科建設研討會。此次會議聚焦于中原文化,特別是黃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旨在匯聚學術智慧,共謀學科發展,促進人才培養,助力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衛紹生、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鄭州市政協黃帝拜祖大典辦公室副主任常松木以及新鄭市黃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趙憲立等知名專家學者蒞臨會議。鄭州經貿學院副校長劉登義,科技處處長李偉鋒,傳媒學院院長聶偉、副院長徐鑫鑫以及學院全體專業教師共同出席會議。傳媒學院院長聶偉擔任會議主持。
會議伊始,劉登義發表開幕致辭,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傳媒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并強調學科建設應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在中原文化傳播和地方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后,劉登義向專家頒發聘書,正式聘任他們為鄭州經貿學院中原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登義致歡迎辭
劉登義為專家頒發聘書
接下來,聶偉向與會者介紹了傳媒學院在提升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學科建設和強化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戰略規劃和實施成效。徐鑫鑫則就新聞與傳播學科的建設思路、科研創新及優勢特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聶偉及徐鑫鑫分別介紹傳媒學院及新聞與傳播學科建設情況
在主題發言階段,與會專家的精彩發言更是將研討會的氛圍推向了高潮。衛紹生以《黃帝文化研究的三個獨特視角》為題,從黃帝作為人文始祖、中醫始祖以及道教之神的三重視角進行了剖析,強調要深入挖掘黃帝文化的內涵,應理解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汪振軍作《創造性轉化、儀式重構與黃帝文化傳播》的報告,認為黃帝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于“和”,提倡在保持文化傳統的同時,應積極探索黃帝文化的現代傳播方式。常松木就新政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對黃帝文化的保護及傳承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指出通過這一重要儀式,可以增強民族認同感,同時推動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趙憲立分享了他在黃帝文化研究與普及方面的深刻見解,建議黃帝文化的普及推廣應與時俱進,創新內容與形式,使之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與會專家進行主題發言
左上至右下依次為衛紹生、汪振軍、常松木、趙憲立
與會專家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中原文化,尤其是黃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專家們的獨到見解和寶貴經驗不僅豐富了研討會的內涵,更是為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重點學科后續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關于黃帝文化研究深度與廣度的指導,并進一步激發了教師們對黃帝文化傳播研究的熱情和思考。與會教師紛紛就黃帝文化的社會認同、文創產品的衍生開發、非遺的影像化傳播等課題與專家進行互動交流。此次研討會的圓滿成功為黃帝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助推新時代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近年來,鄭州經貿學院傳媒學院一直堅持學科建設發展帶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扎實推進學院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學院目前有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民辦高校資助專業2個,并已構建全覆蓋全過程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傳媒學院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緊密圍繞我省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應用型人才培養優勢,全力服務文化強省戰略,全面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創新驅動,全方位推動學科建設,致力于講好河南故事、傳播河南聲音,助力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鄭州經貿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