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能源化工職業(yè)學院黨委書記為師生講授紅旗渠精神專題思政課
本網訊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為充分發(fā)揮紅旗渠精神在教育學院師生方面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6月5日上午,鶴壁能源化工職業(yè)學院黨委書記楊會明以《紅旗渠精神及當代啟示》為題,為學院2024年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發(fā)展對象一百余人講授了一堂立意深遠、思想深刻的思政課。
課堂上,楊會明分別從“為什么要修建紅旗渠、紅旗渠精神的豐富內涵、紅旗渠精神當代青年的啟示”等三個方面進行講解闡述,通過運用大量詳實的數據、生動的視頻圖片和感人的榜樣事例,為師生呈現了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面對缺水現狀,克服重重困難將紅旗渠修建完成的艱險歷程,讓現場師生在回顧那段艱苦卓著、戰(zhàn)天斗地的修渠歲月中更加深刻領悟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時代內涵,主動做紅旗渠精神的學習者、踐行者和傳承者。
楊會明結合紅旗渠精神的內涵,對同學們的成長成才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自力更生,既不能等,也不能靠,切實增強個人成長成才的主動性;二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認清現實,真抓實做,切實增強個人成長成才的有效性;三是團結協作,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齊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四是無私奉獻,我們要把個人命運與家國前途聯系起來,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此次專題思政課是鶴壁能源化工職業(yè)學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也是學院領導干部落實上級要求,帶頭講好思政課的生動實踐。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引領全校師生用實際行動繼承和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宣正群、馮雪)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