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壇甘做人梯 培育桃李癡心不悔——記全國優秀教師張文生
本網訊 張文生,教授,理學博士。現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河南省高層次人才(C類),河南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優秀“工匠人才”,濟源首屆“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
張文生同志注重政治思想修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始終站在化學化工專業的教學、科研一線,癡心教研,矢志不渝。三十個寒暑春秋,勤于育人,德育為先;數十載披星戴月,春華秋實,桃李滿園。他的敬業精神、教學質量、科研業績始終受到學校領導、同行、學生的廣泛尊重和好評。
一、三尺講臺守初心,誨人不倦育桃李
從走上教師崗位那一天起,他就精研苦練教學基本功。30歲時,還是青年教師的張文生就脫穎而出,獲得學校的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和優質課一等獎。但他“不用揚鞭自奮蹄”,堅信“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奉獻越多,成功和收獲也越多。午夜時分,他還在伏案備課,設計最適合學情的教學活動,精益求精地備好每一節課,日積月累練就了一身教學“硬功夫”。很多學生都說,張老師講課妙語如珠、氣氛活躍,充分調動大家的能動性,自從聽了張老師的課才真正的愛上了化學。他培養的許多?粕詢灝惓煽兩、考研和攻讀博士,多名畢業生已成為本科的碩士、博士生導師和高層次教科研人才。
2021年,張文生教授雖已年逾五十,仍然欣然接受材料學院總支安排,擔任應用化工五年制新生班主任工作。疫情期間,他每天摸排統計學生健康和心理狀況、到宿舍檢查和看望學生、深夜處理突發事件,節假日周末幾乎無休。教科研任務繁重,他就利用上下班的路上,戴著耳機與學生和家長們電話交流,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他帶的班級被評為先進班集體、他也因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無私的言傳身教獲得學校的優秀班主任稱號。學校學生工作會議上,校黨委書記號召全體學工隊伍向張教授學習,身體力行做好育人工作。
二、知行合一結碩果,技能大賽展風采
張文生重視實踐教學、高職學生的技能培養和創新創業能力塑造。他堅持工學結合,親自帶領學生到清水源公司、金利金鉛、豫光集團、金馬能源等當地著名的化工企業認證實習和現場教學,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仿真課堂上的感性認知和現代化工業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做到知行合一。他堅持科研帶動教學,將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他的科研室每年都會接納很多應用化工、分析檢測和食品檢測專業的學生,成立科技興趣小組,進行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和畢業設計工作。
在高質量完成理論和實踐、實訓課教學之余,張文生同志積極參加教學改革,組建師生競賽團隊參加各級教學技能比賽和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學校和集體爭光。2018年,他帶領的教師團隊參加河南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教學設計賽項),獲得教師專業組省賽二等獎并入圍國賽。2020年,張文生教師團隊輔導的學生小組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得河南省大賽金獎。2023年,他輔導的化工專業五年制大專生葛宇寧參加河南省中職文明風采大賽,獲得一等獎。
三、修己惠人鑄師德,深耕篤行守匠心
雖已年過半百,他還經常晚上、周末、節假日加班做科研,晚十點以前很少離開實驗室,多次被鎖在實驗樓內。在高職院校設備經費不足、沒有研究生、教學任務繁重的科研環境下,他帶領青年教師和高職學生們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張文生先后主持完成省科技廳項目4項、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項和教育廳項目4項,發表SCI論文40余篇,中文核心近10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他還積極參加橫向合作研究,作為主要完成人的項目《系列核苷新工藝》,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因在教書育人、教研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成績突出,張文生先后被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河南省高層次人才(C類)、河南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優秀“工匠人才”和濟源首屆“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十年樹木可參天,百年樹人宜矚遠。面對成績,張文生顯出謙遜和藹本色;展望未來,他仍在用奉獻書寫精彩的人生。砥礪前行,他一定會為黨的教育事業和學校工作做出更多新的貢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