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夢云端啟新程 巧手興鄉探傳承
本網訊 6月26日,鄭州經貿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織夢云端,巧手興鄉”志愿團隊,懷揣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熱愛,踏上了前往鞏義市的非遺探索之旅。此次活動,團隊與女紅非遺領域的資深傳承人曹慧貞及其得意門生——徐玉姣、馬俊娜、曹海秀、祖麗竹等,展開了一場意義深遠的交流與學習,旨在共同探索女紅非遺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之道。
在曹慧貞等傳承人的熱情引領下,志愿團隊首先踏入了充滿藝術氣息的女紅非遺傳承工作室。這里,每一件女紅作品都仿佛是時間的低語,細膩的傳統技法與現代設計元素的巧妙融合,不僅展現了女紅技藝的博大精深,更傳遞了傳承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創新精神。志愿者們被這些匠心獨運的作品深深打動,紛紛駐足欣賞,贊嘆不已。隨后,藝術展中涵蓋琳瑯滿目的展品全方位展示了女紅技藝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與發展,進一步拓寬了志愿者們的視野,進一步展現非遺技藝與當代生活的連接可能。
在交流環節,女紅非遺傳承人及學生現場展示了精湛的女紅手藝技術。她們指尖翻飛,不一會兒,栩栩如生的圖案便呈現在大家面前。志愿者們圍聚四周,認真觀摩,不時提出疑問,傳承人及學生們耐心解答,現場氛圍熱烈融洽。通過這直觀的展示,志愿者們對女紅技藝的復雜工藝和高超水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交流接近尾聲時,女紅傳承人曹慧貞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從事女紅非遺傳承工作的經歷與感悟,她表示,女紅不僅是一門手藝,更是承載著民族文化與情感的重要載體,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面臨著傳承的挑戰與機遇。志愿者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女紅技藝的喜愛與敬意,并就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專業知識助力女紅非遺傳承,提出了諸多新穎的想法。雙方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女紅技藝傳承的未來方向,碰撞出創新傳承的思維火花。
雙方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繪制了一幅女紅非遺傳承的新藍圖,為女紅技藝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此次活動既是高校青年以專業所長賦能非遺保護的實踐探索,也為女紅傳承注入“科技+文創”的創新思路,不僅增進了鄭州經貿學院志愿團隊對女紅非遺文化的了解,也為女紅非遺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思路。相信在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攜手探索非遺傳承的新路徑,讓女紅這一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鄭州經貿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