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經貿學院學子文創助農,讓封丘金銀花“香飄更遠”
本網訊 在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青年學子正以實際行動為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鄭州經貿學院金融與經濟學院“銀花逐夢團”實踐團隊聚焦封丘金銀花產業,深入田間地頭,用文創思維為這朵千年金花探尋發展新路徑,讓古老的金銀花在新時代煥發別樣生機。
一、調研初心:為田間銀花尋新出路
當得知今年封丘金銀花價格下滑的消息時,“銀花逐夢團”的成員們內心滿是焦急。這朵扎根于封丘沃土、承載著當地農戶生計的金銀花,不僅是一味良藥,更蘊含著千年的文化底蘊。成員們深知,若能通過文創賦予其更多價值,將能幫助農戶走出困境——讓金銀花從單純的農產品升級為有故事、有溫度的文化符號,既能拓寬銷路,又能提升附加值。帶著這份初心,他們踏上了走進田間地頭的實踐之旅。
(團隊成員前往封丘縣賈莊村)
二、文創下鄉:花藥跨界溫暖互動
第一站,團隊來到當地一家藥廠公司。公司老板劉濤帶著成員們參觀了金銀花加工車間。劉濤一邊指著車間金銀花半成品,一邊講述著它從采摘到制藥的全過程,以及背后源遠流長的醫藥文化:“你看這金銀花,不僅藥用價值高,我們這兒祖祖輩輩都靠它生活,它就是我們的‘致富花’。”聽完介紹,團隊成員們拿出“銀花妙創”系列文創產品,向劉濤展示了將金銀花文化融入現代文創的思路,劉濤看著這些充滿創意的設計,連連稱贊,認為這為金銀花的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團隊成員前往金銀花藥廠訪談交流)
三、深入實地:踏訪銀花生長沃土
隨后,團隊前往金銀花合作社。合作社的劉保彬老師帶著成員們走進成片的金銀花實驗田,手把手地向大家介紹不同品種的特性:“這是豫金一號,你看它的花枝,適應性強、產量高,很受農戶歡迎;旁邊這是豫金二號,花蕾是紅色的,香氣特別濃,抗病性也好,不用打藥,是純綠色產品,特別適合做高檔茶和盆景。”成員們走進田埂間,仔細觀察著不同品種金銀花的葉片、花蕾,不時記錄著相關信息,感受著金銀花在田間生長的蓬勃生命力。
(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實踐調研)
四、攜手同行:共繪銀花振興藍圖
經過深入的田間調研和交流,“銀花逐夢團”與藥廠公司、金銀花合作社達成了合作共識。劉濤表示,將支持團隊把文創產品與金銀花醫藥產品結合,開發具有文化特色的衍生品;劉保彬老師也表示會為團隊提供最新的種植信息和品種特性,助力文創設計更貼合金銀花的本質。
(團隊與當地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銀花逐夢團”的成員們深知,走進田間地頭只是開始。未來,他們將繼續深耕金銀花的文化內涵與產業價值,讓這朵從封丘田間走出的金銀花,在文創的助力下“香飄更遠”,成為連接鄉村與城市、傳統與現代的“幸福之花”。(鄭州經貿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