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經貿學院團委與新縣團委舉行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本網訊 為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踐育人成效,持續構建高質量的實踐育人機制,組織引導鄭州經貿學院青年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7月1日,鄭州經貿學院團委與新縣團委共建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新縣田鋪鄉舉行。鄭州經貿學院團委和新縣團委、新縣田鋪鄉黨委相關負責同志以及鄭州經貿學院“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大別山精神”研學宣講實踐團師生參加。
活動現場
新縣團縣委書記上官慧致辭
上官慧在致辭中對鄭州經貿學院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簡要介紹了新縣的基本情況、紅色革命歷史以及綠色生態文化發展現狀。她回顧了大別山精神在新縣的傳承與實踐,勉勵在場同學們深入基層、扎根實踐,在鄉村振興一線感悟時代脈搏,在學習傳承大別山精神中提升思想境界,在服務社會中磨礪意志、增長才干。她表示,此次共建社會實踐基地不僅是校地合作的務實舉措,更是為青年學子搭建了一個廣闊的成長舞臺,希望同學們在這個舞臺上收獲成長、奉獻自我。
鄭州經貿學院團委書記魯磊致辭
鄭州經貿學院團委書記魯磊在致辭中對新縣團委、田鋪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介紹了鄭州經貿學院的基本情況、辦學歷史、辦學特色及近年來在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共建社會實踐基地是校地協同育人的重要舉措,既為青年學子提供了深入基層、錘煉本領的實踐平臺,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就建好實踐基地和開展好社會實踐活動提出了建議和希望:一是把社會實踐基地建實,要以揭牌儀式為契機,建立校地常態化、長效化協同育人合作機制,努力將基地建設成為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同創新的示范平臺,打造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典范。二是把紅色精神講活。深入挖掘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紅色資源,創新表達方式,要用群眾聽得懂、青年喜歡聽的話語體系宣講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推動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時代化、青年化、智慧化傳播,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三是把社會實踐成果擴大,要認真梳理總結提煉社會實踐成果,要通過報告會、分享會、成果展、新媒體平臺等多種形式,生動講述實踐故事,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所獲,推動實踐成果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成效。
鄭州經貿學院團委與新縣團縣委揭牌儀式現場
合影留念
儀式結束后,在新縣田鋪鄉團委書記馬蘭的帶領下,鄭州經貿學院“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大別山精神”研學宣講實踐團成員共同參觀田鋪大塆和許世友將軍故里,實地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在為期四天的實踐活動中,實踐團隊通過鄉村調研、理論宣講、志愿服務、直播助農等多種形式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鄭州經貿學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