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 鍛造“工匠型”青年教師培養新路徑
本網訊 在服務國家現代流通體系升級、賦能河南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河南水環”)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群立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根本使命,以“工匠型”青年教師培養為突破口,不斷完善以“專業組群協同發展”為核心,以“技能競賽”與“教科研項目”為雙輪驅動,以“入職培訓—在職培養—職后進修”為三階路徑,以“德、能、技、績”為四位目標,以“產、教、研、賽、培”為五維生態的青年教師培養體系,有效破解了青年教師培養周期長、工匠精神塑造難、產教融合深度不足等問題,形成了雙師引領、產教互融、匠才輩出的職業教育青年師資培養新格局。
一核:以專業群協同發展為目標,筑牢青年教師成長之基。專業群主動對標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群,瞄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自貿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重大戰略,整合現代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大數據與會計等專業資源,構建了以物流、電商和金融一體化為特色的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群發展平臺。群內匯聚了59名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和海內外教育背景的教師,其中90%為青年教師,展現出隊伍年輕化、思維開放和發展潛力大的特征。專業群針對性地構建了“工匠型”青年教師能力模型,依托供應鏈協同創新研發中心、中原物流數字化創新研究中心和校外研修基地,不斷強化實踐鍛煉,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教科研創新能力。多專業方向的協同發展環境,淬煉了青年教師跨專業知識融通能力,為其成長為跨領域復合型“工匠之師”創造了條件。目前,群內“雙師型”教師占比已突破95%,教師在實踐教學和產學研融合方面能力突出。近年來專業群不斷涌現出省級教學名師、省教育廳學術帶頭人、省級優秀教育管理者、省級骨干教師等高層次人才,還組建“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和教學創新團隊,“工匠型”青年教師正成為其中的骨干力量。
雙驅:技能競賽與教科研項目并重,激活內生發展新動能。在技能競賽領域,為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一方面為入職教師設置教學基本功培訓模塊,另一方面組織骨干教師積極參加教育系統及其他各類主題教學競賽,在競賽過程中教師不斷鉆研教學標準、優化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2023年,專業群青年教師在河南省青年教師課堂創新大賽中斬獲一等獎。為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專業群還制定了《技能競賽管理實施方案》,實行師生“同臺競技、共同成長”策略,青年教師指導學生屢創佳績: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爭奪賽電子商務賽項斬獲銀獎,在OCALE全國跨境電商競賽摘得全國一等獎,在第六屆河南省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獲一等獎,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跨境電子商務”“會計技能”賽項榮獲一等獎。
還積極為青年教師實施跨校教科研合作創造條件,設立專業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專項教科研基金,優先支持青年教師課題立項,并組織群內研討、跨校論證和專家指導,提升了高層次課題立項率。同時,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推進產學研融合。尤其是在定點扶貧工作中,組織實施了新鄉衛輝市農產品系列直播銷售活動,為地方特色產品提供從品牌策劃、電商運營到物流方案設計的一體化服務,將專業研究成果直接服務于鄉村振興。近年來,專業群與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合作,獲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4項、省軟科學計劃項目2項、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1門、省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個,編寫教材入選“十四五”首批國家職業教育規劃教材1門、河南職業教育規劃教材3本。專業群建設經驗被遴選為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并榮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三階:“入職培訓—在職培養—職后進修”遞進賦能。專業群落實學!“青藍工程”實施辦法》,建立老中青梯隊,為新入職的新進教師配備經驗豐富的省級名師和骨干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通過師帶徒、聽課觀摩和教學技能培訓,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水平,幫助其快速勝任教學崗位。還帶領青年教師深度參與課程資源建設、教材編寫和教改項目等專業建設任務,以項目實踐夯實教學基礎。同時將專業課程思政培養納入青年教師培養內容,定期組織集體備課、優秀案例研討和教學沙龍,引導青年教師挖掘專業課程中的育人元素,實現“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在青年教師在職精進的成長核心期,專業群注重利用與京東、順豐、極兔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建的10余個校外實踐基地,組織青年教師定期進企鍛煉,了解行業前沿動態和企業需求,提升實操技能和解決問題能力。此外,推行雙導師機制,遴選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學生的職業發展導師,指導學生專業認知、技能提升和職業規劃,青年教師通過與學生深入交流以及對企業人才需求的把握,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實現教學相長。
同時,專業群實施《專業帶頭人選拔與管理辦法》《青年骨干教師選拔與培養辦法》《教師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管理辦法》,鼓勵青年教師在職出國深造和參與國內外研修項目,持續提升學術水平和專業視野,為他們提供了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目前專業群已培養2名海外博士,為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課程資源出海積累了國際化師資基礎。
四位:德、能、技、績螺旋式躍升。專業群以“德”為先,與鄭州航空港區稅務一局、河南極兔極致供應鏈有限公司等建立“黨建共建”機制,探索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和勞模工匠精神教育,引導青年教師筑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大局,增強投身職業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能”為基,通過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教學能力比賽、精品在線課程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等項目,不斷提升課堂掌控與育人能力;以“技”為核,依托行業實訓基地、產教融合項目和技能競賽不斷精進教學能力、實踐能力與科研創新力;以“績”為要,將科研成果轉化、社會服務成效、人才培養質量等納入多維考核,形成正向激勵機制。“四位一體”模式使青年教師在德性修養、專業能力、技術水平與業績成果上同步提升,形成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五維:產、教、研、賽、培深度融合。專業群依托河南省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河南省物流學會、全國絲路云商產教融合共同體、數據資產流通產教融合共同體、中巴數字教育聯盟等行業協會和產教融合聯盟積極構建“產教研賽培”五維融合生態,深化與物流、電商、港航等20余家企業的戰略合作,覆蓋物流、電商、財稅、教育等多領域,實現課程共建、資源共享與項目共研。突出以產業前沿需求為導向,推動教科研與技能競賽緊密結合,將行業真實問題,轉化為技能賽題,并提煉為科研課題和教學案例;通過校內外培訓、國際交流、行業論壇等多元途徑,推動教師知識與技能的迭代升級。以賽促學、以研促教、以產助培,實現從課堂到行業、從理論到應用的全鏈條貫通,構建起支撐青年教師可持續成長、賦能專業群高質量發展的立體化生態體系。(張寶華、李佳穎)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