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醫專組織師生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
本網訊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孫韜,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鵬濤,副校長李建豐、霍振昂,紀委書記夏維華以及全體師生分別在公共藝術中心、學生教室、辦公室通過網絡集中收看紀念大會現場直播,動員和激勵全體師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在新的征程上凝聚奮進力量,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全體師生觀看紀念大會后深感振奮,感悟深刻,紛紛暢談心得體會。
校長孫韜表示,我與師生一同觀看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盛典的現場直播,深感震撼與自豪。這次閱兵,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更是對國家綜合實力、國防科技水平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閱兵是國家盛典,更是凝聚民心、提振士氣的精神動員。對于學校的廣大師生而言,觀看閱兵不僅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必將進一步激發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為一名醫學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深刻認識到,強國必先強軍,強軍必先強健民族體魄。我們要將偉大抗戰精神轉化為立德樹人的實際行動、融入醫學人才培養全過程,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積極投身衛生健康行業產業,為推進健康中國、健康中原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這是對抗戰英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對偉大抗戰精神最生動的傳承。
黨委宣傳部部長陳新峰說,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要以歷史自覺,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偉大的抗戰精神。這場閱兵從不是簡單的儀式。它是對 80 年前浴血奮戰的致敬,是對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銘記,更藏著對未來和平的期許。如今,硝煙早已散盡,但閱兵式傳遞的精神從未褪色:那是眾志成城的凝聚力,是自強不息的進取心。站在新征程上,我們更當以史為鑒,把這份震撼與自豪,化作腳踏實地的行動,守護先輩用熱血換來的和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偉大抗戰精神在校園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續寫屬于新時代的華章。
團委書記張長輝說,作為學校團委書記,我深感肩負傳承與擔當的雙重使命。9月3日的紀念大會和閱兵儀式,是對歷史的莊重回望,也是對未來的激昂宣誓。它讓我們銘記抗戰歷史,傳承偉大抗戰精神,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80年前,先輩以血肉之軀捍衛山河;今天,我們在天安門廣場致敬歷史,更面向未來。青春與祖國同頻,方能與時代共振。我將以此為契機,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銘記歷史,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讓他們明白和平來之不易,激勵他們勇擔強國使命,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綻放青春光彩。
檢驗學院衛生檢驗專業負責人左秀鳳表示,當看到受閱部隊以威武雄壯的強大陣容、昂揚奮進的嶄新風貌通過天安門廣場時,我深刻感受到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認識到和平的珍貴,看到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更加體會到身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我要將九三閱兵中所體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價值觀,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臨床醫學院中醫教研室主任曹晶晶談到,這場氣勢恢宏的紀念大會,不僅彰顯了國威軍威,更是一堂震撼心靈的歷史思政大課。伴隨著雄壯激昂的《分列式進行曲》,人民軍隊步履鏗鏘、鐵甲轟鳴,參閱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多項首次亮相,展現了我國國防力量的歷史性成就,凸顯了科技強軍的輝煌成果。這場閱兵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將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愛國熱情轉化為育人動力,引導青年學子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護理學院辦公室副主任羅小闖說,九三閱兵上那一幕幕震撼場景始終深印心間,徒步方隊氣勢如虹,步伐鏗鏘;裝備方隊似鋼鐵巨陣,坦克編隊氣海磅礴,盡顯威嚴;導彈方隊如定海神針,彰顯大國底氣;空中梯隊呼嘯而過,直升機護衛著黨旗、國旗、軍旗劃破長空,各型戰機編成梯隊鋪展天際,如雄鷹展翅。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心潮澎湃。在日常工作中,我將把這份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融入教學,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錘煉過硬本領,努力為祖國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苗秋香認為,九三閱兵是對歷史的深切致敬,也是對和平的莊嚴宣誓。長安街上,受閱裝備皆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部分新型裝備系首次亮相,“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是跨越歷史的回響,也是對未來的堅定信念。抗戰老兵的敬禮,傳遞著歷史的接力棒,提醒我們和平由血肉鑄就,尊嚴用犧牲換來。當前世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暗流涌動,更印證“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從未過時。自強不息,須將知識化為現代長城,以創新鍛造民族脊梁。我們汲取偉大抗戰精神,傳承英雄氣概,砥礪民族氣節,不斷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必將在新的征程上奪取更大勝利。
公共衛生與健康管理學院輔導員李蕊蕊說,九三閱兵不僅展現了國家日益繁榮昌盛、軍隊不斷發展壯大的強大實力,更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和國防教育課。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深受啟發。我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雙重使命:既要幫助學生銘記歷史,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又要引導他們面向未來,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將把九三閱兵的震撼與感動轉化為工作的實際行動:通過主題班會、觀影討論等形式,組織學生深入學習抗戰歷史,理解“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深厚內涵。盛世中國,如先輩所愿。我定當不負時代使命,做好學生的“青春引路人”,助力他們成長為新時代的棟梁之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藥學院輔導員張強認為,我們要把抗日戰爭給予我們的豐富經驗和重要啟示,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實際行動。要堅定不移地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鞏固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護理學院2024級海軍軍士1班王浩楠同學說,當看到整齊劃一的方隊、先進精良的武器裝備通過天安門廣場時,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國防力量的日益增強。九三閱兵,不僅向世界展示了祖國的繁榮與強大,更體現出每一位官兵昂揚的精神風貌——他們目光如炬、動作整齊、氣勢如虹。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作為一名軍士生,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以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軍人,為捍衛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貢獻青春和力量。
臨床醫學院2024級臨床醫學專業1大班吳楠同學說,作為醫學生,望著閱兵式上那些精準到毫厘的擺臂、鏗鏘有力的步伐,忽然想起實訓課上的種種場景,那些日復一日的打磨,與受閱部隊踢正步時的堅持有著共同的執著。他們用腳步丈量忠誠,我們用指尖觸碰生命,同樣的專注里,是對責任的敬畏。17 歲的護旗手邸昊陽站在隊列中,用千萬次打磨的正步詮釋成長,那句“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宣言,恰是所有年輕追光者的寫照。我們當如他般,把基礎技能練得扎實過硬,讓信念淬煉出血性,續寫同一份關于擔當的青春答卷。
醫學技術學院2024級眼視光1班李薔薇同學說,當九三閱兵在屏幕上展開,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作為大學生的我心潮澎湃,課本里“家國情懷”的概念在此刻有了最鮮活的具象。若先烈們能穿越時空凝望這場閱兵,眼中定會噙滿熱淚。他們曾在槍林彈雨中沖鋒,用熱血澆灌希望,憧憬著“沒有硝煙的中國”。如今徒步方隊踏過長安街的步伐,似他們當年沖鋒的節奏;裝備方隊的“護國利器”,正守護著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風拂紅旗,仿佛在傳遞心聲:“山河已無恙,英魂耀中華。今天,我們以莊嚴之禮告慰英烈先輩;山河錦繡,家國盛景,今日中國,如您所愿。”他們定會輕語:“我們的犧牲,都值了。”這場閱兵不僅是儀式,更是精神洗禮。我們當代青年必須接過歷史接力棒,深耕專業、積極實踐、錘煉本領,以青年奮斗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藥學院2024級藥學1班王欣同學說,九三閱兵最讓我動容的是抗戰老兵們,他們雖已白發蒼蒼,滿臉皺紋,但依舊脊梁挺直,舉起顫巍的手行軍禮。他們的眼神中飽含著對歷史的銘記與對和平的珍視。他們是歷史的親歷者,是精神的傳承者,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我們深深懂得和平來之不易,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銘記歷史,傳承先輩們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
檢驗學院2024級檢驗1班翟婧博同學說,仿佛看到無數先烈為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身影。是他們用生命換來如今寶貴的和平與繁榮,讓我深刻意識到新時代青年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受閱部隊步伐整齊、氣宇軒昂,展現軍人風采;先進武器裝備精彩亮相,國之重器、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彰顯國防力量,令我真切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決心,必將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文/黨霖霖 圖/蔡雨)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