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國家發改委:今年促就業政策向高校畢業生傾斜

來源: 中國發展網 時間:2022-02-08  閱讀:次   |
42.9K

  過去的一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諸多風險挑戰和艱巨繁重的就業工作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就業擺在“六穩”“六保”之首,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決扛起穩就業保就業的政治責任,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聚焦重點群體、助企紓困穩崗、擴大就業容量、優化培訓服務協同發力,推動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是全年就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12月末,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1%,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均下降0.1個百分點,低于5.5%左右的宏觀調控目標。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穩定在1以上,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二是重點群體就業得到有效保障。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去年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放在首位,不斷完善就業支持體系,多方位擴寬其就業渠道,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好于上年。我國農民工數量龐大,能否解決其就業問題關系著整個就業形勢。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近就地就業,著力穩定其就業規模。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9251萬人,已超過2019年水平。脫貧人口就業幫扶取得積極成效,全年脫貧勞動力務工總量達到3145萬人,全國3000余個以工代賑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帶動10多萬脫貧群眾和低收入人口就近就業,基本實現有勞動力的易地扶貧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的目標。此外,幫扶183萬困難人員和545萬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

  三是就業質量明顯提升。全年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9629元,比上年增長9.6%,兩年平均增長6.9%;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9.9%。截至去年11月底,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2億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持續加強,勞動關系更加和諧。

  四是創業帶動就業動能顯著增強。“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優化。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個體工商戶超過1億戶,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進一步激發。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截至去年底,累計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達到1120萬人,新增110萬人,帶動就業超過3500萬人。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逐步發展壯大,催生大量新就業形態和靈活就業崗位。截至去年底,靈活就業人員規模已經達到2億人左右。

  五是助企紓困穩崗成效明顯。去年以來,部分援企減負穩崗政策延續實施,在稅收、融資、用電用能用工等方面給予市場主體持續支持,對市場主體恢復生產經營、穩定用工崗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去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緩費2000億元;1—11月份,減免失業、工傷保險費近1400億元,共向超300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近200億元,惠及約7000萬職工。

  六是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去年10月份,國務院印發實施了《“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就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為推動就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系統指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持續推進,全年政府補貼性培訓超2400萬人次。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2億元,支持地方新建52個公共實訓基地。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開展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為勞動者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勞動力市場配置效率進一步提高。

  2021年,面對諸多不利因素,在極其困難條件下,實現就業大局穩定來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和就業優先的戰略部署,得益于各地各部門擔當作為、創新舉措做好就業工作的巨大努力,得益于上億市場主體和廣大勞動者迎難而上、克難攻堅的共同奮斗。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強的特點較為突出,高質量發展的特征逐步顯現,這為穩定和促進就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重要的支撐。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上局部新冠肺炎疫情仍有可能反復,市場主體尚未完全恢復,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就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今年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做好就業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為此,應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把就業擺在“六穩”“六保”首要位置,認真組織實施《“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持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要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優先導向,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有機結合,做好預期管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補齊重點領域短板,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深入挖掘消費熱點,發展服務消費,拓展綠色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開發就業新增長點、擴展就業新空間。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家政、養老等生活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升級,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

  二是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穩住就業崗位。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的就業創業,保住市場主體就能保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加快落實已出臺的助企紓困穩崗舉措,積極開展送政策上門。持續推進降成本工作,在稅費、融資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扎實做好保供穩價,加強煤電油氣運調節,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增強穩就業內生動力。

  三是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動能,放大就業倍增效應。創業是就業的源頭活水。要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用好創業孵化基地、雙創示范基地等載體,全方位降低創業成本。持續開展創業帶動就業示范行動,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建設一批高質量返鄉入鄉創業園。支持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規范健康發展,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制度,支持多渠道就業創業。

  四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今年就業工作重中之重,各項促就業政策向高校畢業生傾斜,加強精準幫扶,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技能,努力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降低失業率。協同做好春節后企業復工復產和農民工有序返崗工作,加強輸入地、輸出地對接協調。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鄉村產業振興,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為農村勞動力增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強化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城鎮困難群體就業幫扶,及時提供就業援助。聚焦重點群體,以企業為主體,大規模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 就業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