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施策幫未就業畢業生盡早就業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綜合施策幫未就業畢業生盡早就業
■從嚴從實從細抓好疫情防控
本報北京6月17日訊(記者歐媚)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教育部正在布置全國各地各高校開展就業工作的“百日沖刺”活動,采取系列招聘、訪企拓崗、萬企進校、就業指導和精準幫扶措施,為還沒有就業的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
同時,教育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升學考試、教師招聘、基層項目、科研助理等招錄進程,盡早完成機關、事業單位等政策性崗位的招錄。通過綜合施策,幫助未就業畢業生盡早就業。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5月份以來,高校與行業企業已舉辦1萬多場供需對接活動。積極開展高校校長書記訪企拓崗行動,目前已有2255所高校走訪單位7.7萬家,拓展崗位超過141萬個、實習崗位56.6萬個。教育部要求高校繼續開展訪企拓崗行動,主動聯系本地工商聯組織民營企業“組團式”進校開辦雙選會、對接會,持續保持校園招聘活動的熱度。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強調,特別是對于目前尚未落實畢業去向的學生,要充分發揮就業工作人員和畢業班輔導員的作用,密切關注他們的求職意愿和就業進展,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的崗位推薦、就業服務和心理疏導。引導未就業畢業生以平實之心,客觀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針對低收入家庭的畢業生,要開展專項幫扶、專門培訓、專項招聘。
同時,發布會進一步嚴明就業統計的紀律要求,嚴格執行“四不準”“三不得”。“四不準”即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得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三不得”即不得不切實際向高校和學院提去向落實率具體指標,不得層層加碼向輔導員攤派就業任務,不得將單一的去向落實率指標,與就業工作人員或者輔導員的績效考核、評優等掛鉤。
發布會上,針對高校學生離校返鄉情況,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再次強調了學生離校返鄉“兩免”政策,即有疫情的地區,高校內如果沒有疫情,實施7天以上封閉管理結束后,學生可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高校開具的有關證明離校返鄉,從學校到目的地實施“點對點”閉環式返鄉。滿足以上條件的高校學生不再集中隔離,確需集中隔離的,免除集中隔離費用,各地不得層層加碼。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