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永不消失的鄉愁!傳統村落消防安全調查全面啟動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應妮)傳統村落的消防安全是全國文物安全中的一塊短板。8月2日,為全面做好傳統村落的火災防控工作,提升安全隱患排查與防范能力,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受國家文物局委托,在國家文物局督查司的具體指導下,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發起設立活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基金,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消防安全狀況調查工作。
這是全國文物系統第一次對傳統村落進行全覆蓋調查,也是第一次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社會組織開展文物安全工作。此次調查采取網絡問卷的形式,直接由傳統村落的村支書、村主任填寫,以保證數據客觀與全面。在網絡調查的基礎上,還將選擇部分傳統村落開展深入調查,并對調研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逐步形成中國傳統村落消防安全數據庫,為今后可以因地制宜制定相應消防措施及對策提供參考數據。
國家文物局督查司副司長岳志勇表示,傳統村落是我國具有特色的文化特征,做好村落消防安全工作是我們保護利用好傳統村落的前提和基礎。該項目也是政府、基金會、企業形成聯動機制一個好的開端。他對該項目調查范圍廣、調研方法科學、專家志愿者隊伍強大給予肯定。他強調,國家文物局督查司也會對該調研活動給予全方位支持。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指出,一是希望各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文物局的通知要求,確定調查工作負責人,發揮縣級樞紐作用,組織和督促轄區內的各個傳統村落調查問卷的填報工作;二是要在基金會形成調查工作專班,及時收集和研究填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解決問題,輔助調查填報工作順利進行;三是通過信息技術優勢,為村落安全提供服務,實現村落安全的動態管理數據庫;四是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和支持下,做好上下協同,橫向配合,共同攜手擔當負責,高質量完成這次調查。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鋼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文化數字平臺負責人陳妍,分別代表雙方簽訂了《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活態文化遺產保護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公益合作,圍繞活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致力于活態文化遺產全面有效的保護,探索活態文化遺產保護新模式。
中國傳統村落安全守護項目將結合國家文物局《全國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針對傳統村落比較嚴峻的消防安全局面和目前較少指導村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專業性、可操作性規范、指南的狀況,開展傳統村落安全狀況的調查,制定村落文物安全風險等級評估的指導性文件草案,開展村落安全風險評估試點,推動村落安全責任制的制定與落實。通過這次公益項目的開展,向社會交出一份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村落安全狀況,持續探索新時期社會力量參與活態文化遺產保護的路線。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