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許第一醫院“百人團”四道防線戰疫
本網訊 8月初,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陡然進入緊張狀態。作為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通許第一醫院緊急行動,院長王兵站親自掛帥靠前指揮,執行院長馬九強、業務院長郭海龍分別負責兩個院區,迅速筑起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發熱哨點、感染隔離病房四道防線。院長王兵站向全院醫護人員發出指令:“取消節假日,全員齊上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捍衛全縣人民生命安全。”
“疫情面前,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通許第一醫院醫務科、護理部收到的幾百份請戰書中都有這樣一句話。疫情防控阻擊戰警報響起,通許第一醫院的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
按照通許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通許第一醫院迅速組建兩個梯隊4個“百人團”,執行全員核酸檢測任務。8月8日第一次檢測,通許第一醫院第一梯隊400多名醫護人員凌晨4點集結,分赴指定鄉鎮,兩天時間圓滿完成數十萬名群眾核酸檢測任務。8月9日,該院第二梯隊的醫護人員對縣城66個點位的10多萬居民進行了核酸檢測。8月13日凌晨4點半,雨一直在下,通許第一醫院238名醫護人員在雨中高喊著“服從命令,聽從調遣,白衣戰士,沖鋒在前”的口號,迅速趕往指定地點,執行第二次全員核酸檢測任務。
一身護體衣,一層防護服,一身隔離衣,雙層帽子,雙層手套鞋套,再加上30多攝氏度的高溫,通許第一醫院每一位參與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都是在“蒸桑拿”。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過敏紅腫,鼻梁被口罩、護目鏡磨出了血。為了加快檢測速度,有些醫護人員還穿上了成人紙尿褲,以免去上廁所的麻煩。
業務院長郭海龍年近60歲,烈日下、風雨中,他到各個檢測點檢查工作,提醒年輕的醫護人員注意安全。嗓子啞了,眼睛紅了,兩天兩夜僅休息3個小時,郭海龍終于抵不住疲倦病倒了。他醒來第一句話就是:“任務完成了吧,同志們都安全吧!”
“有護士中暑了,需要緊急支援!”,8月9日中午,護士長吳鳳玲接到北院區護理部主任裴杰的電話。“我去!”剛從鄉鎮檢測點返回的吳鳳玲二話沒說,立即投入到新的戰斗。
去年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通許第一醫院的“甘草生姜湯”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電視臺報道后,引起全國各地同行的關注。面對這次疫情,在認真落實各項防控制度的基礎上,院長王兵站決定向每位職工、住院病人及陪護家屬發放“甘草生姜湯”。截至8月23日,通許第一醫院在院內共發放“甘草生姜湯”10萬多袋,筑起了一道特殊的疫情防線。同時,通許第一醫院還向疫情防控相關部門及卡點工作人員免費提供“甘草生姜湯”,受到防疫一線人員的稱贊。
通許第一醫院院長王兵站說:“作為基層縣級醫院,我們聽黨指揮,嚴陣以待,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不搞亡羊補牢。”(魏豪 劉志杰 時添雅 張寧)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