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海南儋州高考升學“彩門”:古風猶存的重教鄉(xiāng)俗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時間:2021-09-06  閱讀:次   |
42.9K

  中新網(wǎng)儋州9月5日電 (記者 王子謙)每年高考錄取時,在海南儋州廣大城鎮(zhèn)鄉(xiāng)村隨處可見這樣的景象:高七八米寬三五米的“彩門”跨在村門口的鄉(xiāng)間小路上,紅布寫就楹聯(lián)祝賀當年被大學錄取的學子。

  這是儋州著名的升學彩門,門上的楹聯(lián)多以錄取學子的名字藏頭。本地文史學者介紹,這一習俗起源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最初是為迎接科舉考試載譽歸來的讀書人,而今是對大學新生的祝賀。

  儋州被譽為“詩鄉(xiāng)歌海”,北宋年間大文豪蘇東坡謫居于此三年,講學明道,教化之風日起。如今,儋州已榮獲“全國詩詞之鄉(xiāng)”、“中國楹聯(lián)之鄉(xiāng)”、“中國書法之鄉(xiāng)”和“全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等榮譽,彩門不僅是學子的榮耀,也在展示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彩門聯(lián)形式多樣,有將學子名字嵌入其中,如“江水潤書田,入選文章懸雁塔;美名揚學府,高才少女奮鵬程。”不過也有的沒有拘泥于嵌入名字,如上聯(lián)“磨礪內(nèi)功,品學兼優(yōu)懷北國”,下聯(lián)“深猷大志,隆中對策定西蜀”,既有對學子刻苦求學的贊美,也點出了大學的地點,可謂心思巧妙。

  儋州市中和鎮(zhèn)七里村委會干部金才說,儋州為學子搭升學彩門是具有儀式感的隆重儀式。從封建時期的金榜題名,到如今的大學錄取,不變的是人們對教育的重視。

  除升學彩門外,學子家中還有升學聯(lián)。在中和鎮(zhèn)七里村委會黎坊,考生黎存精被湘潭大學錄取。“孩子不管考到哪里,都要寫對聯(lián)立彩門,這是祖祖輩輩的習俗。”母親羊二女請村民呂應璋為兒子編寫升學聯(lián)。她說,本地人每逢孩子大學錄取,都要在村口立彩門,家門掛對聯(lián),家中掛升學聯(lián)。

  “存志秋闈榮鶚薦,精心學業(yè)獲龍攀。辛丑科升湘潭大學榜名存精。名題雁塔,志奮鵬程。”楹聯(lián)格式工整,內(nèi)容用典,也巧妙嵌入了考生名字。呂應璋告訴記者,他為周邊村莊的學生編寫升學聯(lián)幾十年,“以前考大學的人少,后來越寫越多,我寫過對聯(lián)的學生考到山東、浙江、安徽很多地方。”

  熱鬧的升學彩門是對學子的祝賀,更是對其他人的激勵。黎存精難忘兒時看到同村哥哥姐姐們學業(yè)有成時的羨慕心情,如今有屬于自己的彩門,“欣喜且有成就感,就像兒時想要的禮物,通過努力終于得到。”

  在尊師重教影響下,儋州凝聚全社會力量倡導愛心助學。如該市白馬井鎮(zhèn)自2012年成立教育基金會至今,共募集善款300多萬元,幫助470多名優(yōu)秀學子、貧困學子圓大學夢。今年,該基金會已收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善款30多萬元,善款全部用于捐資助學。

  高校開學季已至,新生陸續(xù)啟程。他們穿過升學彩門,走向更寬闊的舞臺。


  (正文結(jié)束)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