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從緊從細有效做好學校疫情防控 ——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調度會議發言摘登
從嚴從緊從細有效做好學校疫情防控 ——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調度會議發言摘登
迅速反應全面做好應急處置
福建省教育廳
9月10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發現境外輸入關聯疫情。疫情發生后,福建省教育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教育部的關心指導下,迅速反應、綜合研判,做好應急處置,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校園防控的措施。
本次疫情是通過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核酸檢測“適時抽檢”中發現的。2020年10月,福建省建立并實行這一制度。省教育廳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精神,專門印發文件進行部署,一是把所有教職員工列為“應檢盡檢”人群,二是把所有復學學生列為“適時抽檢”人群。
疫情發生后,福建省上下高度重視,省教育廳堅持“要比社會面防控更嚴一些”的標準要求,立即采取綜合應對措施,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部署。疫情發生后,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與時間賽跑,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莆田市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省教育廳主要領導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應對措施,指導莆田市教育局啟動應急措施,召開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動員全省教育系統迅速行動起來,打好這場疫情殲滅戰。
二是迅速展開流調盡早切斷傳染源。在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教育行政部門積極配合公安、衛健等部門,依法高效開展流調、摸排行程軌跡,并對涉疫場所進行全面消殺。
三是果斷決策暫停莆田市線下教學活動。莆田市中小學(有住宿條件和全封閉管理條件的高三年級除外)、幼兒園、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從9月13日起暫停線下教學和課后服務活動,立即停止聚集性活動,并按規定要求組織線上教學,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四是從嚴從緊管控校園。嚴格校門管控,中小學校園實行相對封閉管理,把控所有進出校園通道,做到專人負責、區域劃分合理、人員登記排查記錄齊全。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師生員工入校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并佩戴口罩,體溫超過37.3℃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五是要求尚在莆田市等涉疫區域人員暫緩返校。自8月26日以來(含8月26日)本人或共同居住人員中有莆田市旅居史的師生員工暫緩返校并實施14天居家健康監測(從離開莆田市次日起算),至少在監測第1天和第14天分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六是開展重點人員摸排監測和健康管理。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對本校今年放暑假以來有境外和國內高中風險地區所在城市旅居史、接觸史的師生員工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單獨登記造冊,作為重點人群,加強健康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并嚴格落實現行防控規定,確保不漏一人。
七是落實核酸檢測工作。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原則上在9月19日前組織全體師生員工完成新一輪核酸檢測工作。納入登記造冊的重點人群和來自泉州、莆田的師生員工在間隔4天后再做一次核酸檢測。
八是做好在校師生員工健康教育。引導師生員工及其共同生活人員養成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等良好健康生活方式,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不出縣、不出校。嚴控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做好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快疫苗接種,確保應種盡種。
九是做好線上線下教育教學和人文關懷。堅持常規教學與非常規教學相結合,組織做好線上教學各項工作,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加強對重點人員及暫未返校師生員工的人文關懷,強化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及時協調解決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問題。
全力以赴守牢學校疫情防控陣地
江蘇省教育廳
7月中旬發生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這波疫情,為江蘇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全省教育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孫春蘭副總理在南京、揚州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系列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導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堅決扛起學校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全力以赴守牢學校疫情防控這塊核心陣地。
一是高效指揮,迅即激活指揮體系。疫情發生后,省、設區市、縣(市、區)學校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及運行機制,迅即由平時常態運行狀態轉化為戰時應急指揮狀態。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強應急指揮調度,全時在崗在班值守。省教育廳每日召開疫情分析研判會,精準掌握全省各級各類學校人員在崗在位情況、健康狀況,及時下達學校疫情防控指令要求、工作指南等指導性文件。
二是嚴格管控,筑牢師生員工防控屏障。按照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防控組部署要求,全省教育系統聞令而動、聽令而行,第一時間將暑期休假模式轉換到整體抗疫模式。各地各校在屬地疫情防控領導機構統一指揮下,以最堅決、最果斷、最有效措施,看好門、管好人、履好責,筑牢學校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暑假期間,全省在校學生20余萬人,無一人被感染。同時,各地安全有序推進12至17歲學生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首劑接種率超過90%。
三是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實施開學返校。在有疫情威脅的背景下組織秋季學期開學,對組織實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入分析疫情發展態勢、充分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省教育廳分類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學、幼兒園,不同風險地區學校的開學指導方案,報省委、省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發布。同時,要求各地各校科學、精準制定本級開學方案,從嚴從緊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嚴格把住開學疫情防控“三個不返校”的基準條件,精準掌握每名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要求高校學生返校時提供一周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后由屬地疫情防控機構統一組織全體師生員工核酸檢測。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專門發文,要求各地政府在高校開學返校期間,為每所高校指派包括屬地教育、衛生健康、公安、市場監管、街道社區在內的“五大員”工作專班,協調處置開學報到期間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通過上述措施,為開學工作提供有力可靠的各類保障工作。未能于9月1日正常開學返校的中小學和所有高校,均通過“名師空中課堂”和線上教學系統實施線上教育。
四是強化督查,壓緊壓實疫情防控責任。堅持把監督檢查融入學校疫情防控全過程、各環節,推動各地各校有效提高防控效能。開學前,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防控組組織12個督查組,分赴12個設區市,對大中小學開學準備特別是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實地督查,重點圍繞校門管控、人員管理、隔離區設置、食堂保障、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等,發現問題、督促提醒、堵塞漏洞,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各地也在開學返校前一周,由責任督學對轄區內所有中小學、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做到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
堅決把病毒擋在校門之外
河南省教育廳
今年暑假,中原大地遭受特大暴雨,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來,河南省上千所學校校舍因災受損,萬千學子無法正常返校開學。河南省教育系統以“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進災后重建”和確保“平安開學、開學平安”為目標,從早從嚴從細做好開學準備,堅決把病毒擋在校門之外。
扛牢校園防控政治責任。7月31日,河南省疫情發生后,省教育疫情專班立即行動,激活應急指揮體系,當天就下發了緊急通知。8月中上旬,連續召開3次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部署疫情防控、災后重建和開學準備工作;開學前舉行新聞發布會,積極回應社會關切。9月10日,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并下發了《關于做好開學前后和“雙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壓實校園“外防輸入”責任。
把握開學準備工作重點。一是科學制定開學方案。審慎研判秋季學期開學形勢,要求各地各學校堅持屬地管理,按照“確保安全、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市定省批”原則,綜合考慮疫情防控、災后重建和辦學條件,明確高校包括省屬中等職業學校、中高風險地區中小學以9月15日為返校起始時間,低風險地區中小學由省轄市根據當地情況提出返校時間。
二是持續排查風險隱患。全面開啟疫情防控信息上報系統,以留校師生、中高風險地區師生、實習實訓師生和后勤服務人員為重點,精準摸排師生員工行蹤和身體健康情況,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要求各地各學校堅持逢“陽”必報、接報即查、應隔盡隔,持續關注疑似感染、無癥狀感染和確診、密接隔離師生的身心狀況,做到心中有數、主動應對。
三是把好校門防控第一關。堅持校園封閉式管理,全面把控進出校園通道,做好登記、掃碼、測溫、消毒,無關人員、車輛不得入校。做好師生從家門到校門全程防護,入校時一律嚴格核驗身份、檢測體溫、查看健康碼,高校和有中高風險旅居史的師生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四是嚴格個人防護措施。引導師生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規定,配合當地開展多輪核酸檢測、隔離流調等工作。大力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強化師生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杜絕僥幸松懈心理,慎終如始做好個人防護。
五是加快疫苗接種進度。針對疫苗接種,連續下發3個專項通知,對疫苗接種進行部署安排,要求各地各學校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做到“應接盡接、應接早接”,及早建立免疫屏障。
六是加強應急處置演練。督促各地各學校進一步完善防控應急預案,明確各環節責任人和聯系方式,針對不同場景,科學制定應急演練方案,要求各學校開學前至少進行一次全過程、全要素的實戰演練。
凝聚齊抓共管強大合力。一是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和家校協同體系。指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與衛健部門溝通協調,鞏固教育、衛生、學校、家庭與疾控醫療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推動“一校一院”機制有效落實。建立學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報告制度。
二是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全面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統籌抓好災后環境衛生整治、防疫消殺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強化教室、衛生間、食堂、宿舍等重點部位的環境監測,做好災后環境治理。
三是完善健康指引長效機制。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保障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開設心理咨詢熱線,做好心理疏導。
周密部署確保師生員工健康平安
湖南省教育廳
7月底,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湖南省共6個市州出現新冠肺炎病例,疫情給2021年秋季開學帶來不確定性和安全穩定風險。湖南省教育廳抓緊抓實抓細學校疫情防控措施,周密部署2021年秋季開學工作,確保秋季開學安全有序、師生員工健康平安。
一是保持校園“零感染”。暑期以來,省教育廳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嚴格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嚴防疫情輸入校園。7月28日,湖南省出現首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省教育廳立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迅速啟動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應急機制,恢復“日報告、零報告”及24小時值班制度,強調堅持常態化防控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強化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機制。8月1日,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暫停校內校外線下教育教學活動的緊急通知》,叫停各級各類學校、校外培訓機構一切線下教育教學活動,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員工非必要不出行。8月2日,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視頻會議,廳黨組書記、廳長蔣昌忠調度各市州學校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工作情況,強調各地各校要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兩手抓,兩手都要硬。8月4日至6日,省教育廳派出督查組,對各市州中小學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育教學活動以及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情況進行督查,并對督查情況進行了通報,要求各地各校強化薄弱環節,筑牢學校疫情防控防線。
二是精心謀劃部署秋季開學。綜合研判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形勢,并經省聯防聯控機制審核同意,8月13日,省教育廳印發《關于中小學幼兒園高校2021年秋季開學的提示》,明確全省中小學、幼兒園開學以市州為單位,實行“一市一策”,高校秋季開學以學校為單位,實行“一校一案”;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和高校秋季開學時間均不早于9月1日;有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市州暫緩開學,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暫緩返校。8月23日,省教育廳印發《湖南省中小學幼兒園和高校2021年秋季開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基本方案》,明確了開學前、開學中、開學后的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8月30日至9月3日,省教育廳聯合省公安廳派出6個督查組,對各地中小學、幼兒園以及校外培訓機構校園安全工作進行暗訪督查,疫情防控作為一項重點內容納入督查。
三是大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按照省聯防聯控機制統籌部署,5月啟動教育系統教職員工和高校18周歲以上學生疫苗接種工作;8月1日啟動15至17周歲學生疫苗接種工作;8月9日啟動12至14周歲學生疫苗接種工作。為盡快構建師生員工免疫屏障,省教育廳要求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在師生員工第一針劑接種率未達95%之前,實行一日一報送、一日一調度;高校從9月1日開始,師生員工接種率未達到95%之前,每日報告疫苗接種情況。截至9月12日,全省教育系統已累計接種682萬人,教職員工接種率達95.12%,18周歲以上學生接種率達97.03%,12至17周歲學生接種率達98.64%。
預判風險把嚴防控“五大關口”
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教育部、重慶市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切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秋季學期開學、核酸檢測工作,妥善處置開學疫情突發情況。
周密部署,做足開學“七項準備”,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合理安排返校、推進疫苗接種、備好場地物資、開展環衛整治、抓好應急演練、加強督促檢查。全面激活指揮體系,開學前召開兩次指揮部會議,專題研究秋季學期開學疫情防控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核酸檢測方案等,完善常態化防控方案、應急處置預案等“兩案九制”,細化防控舉措。在春季學期兩次方艙式接種基礎上,持續推進師生接種,引導大一新生屬地接種。校領導開學前分組帶隊到各單位開展疫情防控督導、核驗,查找問題不足,及時督促整改。
預判風險,把嚴防控“五大關口”。一是嚴把“監測關”。要求師生暑假期間堅持健康打卡,每天進行體溫監測,精準掌握旅居史、健康史、接觸史,教職工和重慶市內學生提前14天返渝。二是嚴把“申請關”。通知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的低風險區師生,暫緩返校。師生申請返校時,全面核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行程碼綠碼。三是嚴把“入校關”。用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做好身份辨認、體溫監測,強化門崗對師生入校時的條件查驗,規定學生家長及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校。四是嚴把“防護關”。提醒做好途中防護,返校后減少逗留,第一時間到核酸檢測點采集核酸。五是嚴把“檢測關”。先后面向教職工和留校學生、市外老生、市外新生開展3個場次核酸采集,共檢測教職工8479人、學生41281人。
全力以赴,妥善處置“一例異常情況”。9月5日19:20,區疾控中心反饋10比1混采出現一例異常,學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涉及的10名學生采取隔離措施并單采核酸。6日凌晨2時,單采結果顯示9月4日晚返校的一學生檢測結果單靶標陽性。學校隨即成立現場指揮部和10個工作組,與重慶市、北碚區衛健、公安等部門會商,劃定該生宿舍所在樓棟為封控區、整個校園為管控區,立即封閉校門,嚴禁人員外出,除必要的醫療、保衛等保障人員外,嚴控人員進入。從5:20開始,將校園管控、線上教學、網絡辦公等通知到每位師生;同步配合專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重點場所進行終末消殺,開展校內人員摸底、志愿者組織、生活服務保障等工作。6日晚,第二次復核結果仍為單靶標陽性,北碚區發布異常情況通報,學校在上級部門指導下,進一步強化管控措施。
7日上午,完成對校內38名密接、94名次密接人員集中隔離和核酸檢測。下午,快速建立7個采樣點、40個采樣臺,準備全員核酸檢測。當天19:00,在重慶市視頻調度會上,專家組根據第三次復核陰性結果及該生的臨床、流行病學癥狀,判定其為外源性生物材料污染所致,建議排除該生感染新冠病毒、解除校園管控措施,重慶市采納了專家組結論建議。21:30,北碚區發布學生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通報。學校有序解除校園管控措施,恢復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此次“學生核酸檢測異常情況”處置,是繼去年“湖北返校學生出現無癥狀感染者事件”后,對學校應急體系的又一次檢驗。下一步,學校黨委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實責任,完善機制,把各項防控舉措落地落實落到位。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