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與北京四中聯袂推出《中學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國》研學叢書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歷時5年,由國家博物館一線金牌講解員與北京四中教師深度合作的《中學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國》研學叢書18日在京舉行出版首發式。
叢書共3冊,包括《中學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國》及配套《學習手冊》《教學手冊》,從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中精心遴選出的64件文物展開,以物說史,以物證史,充分吸收最新學術研究成果,通過最具時代特色的代表性文物串聯起中華文明演進的歷史足跡。
其中,《中學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國》是一部導覽讀本,既注重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技價值等多角度解讀文物,又著力展示文物的器物之美、創造之美、智慧之美,讓同學們學會與文物對話,掌握不同品類文物的欣賞之道。《學習手冊》是學生參觀博物館進行綜合實踐的學習冊,從“初識文物”“深入探究”“文化參與”三個層面引導中學生由淺入深地認識文物、探究歷史、傳播文化。《教學手冊》是教師用書,圍繞文物提供了包含文物信息、探究活動、實踐活動在內的完整教案。
這套叢書是國家博物館與北京四中結合雙方優勢資源,面向全國中學生和教師群體開發的、具有研學示范意義的科普讀物,由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部經驗豐富的一線金牌講解員與北京四中優秀教師深度合作,歷時5年精心撰述,經文博界、教育界專家學者多番論證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方便廣大中學生云研學叢書中每件主題文物還制作了線上課程,掃描二維碼,無論是否能到達國家博物館,都可觀看主題文物及關聯文物的高清影像資料。
近年來,國家從戰略層面大力推動青少年博物館研學實踐活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和文化客廳,長期以來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作用,自覺肩負起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的重要使命。這套面向廣大青少年的《中學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國》研學叢書,就是國家博物館積極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實踐。
《中學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國》研學叢書充分吸收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全方位、多角度闡釋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證,揭示了物質文明蘊含的人文精神及其當代價值,將知識性、趣味性和價值觀引導有機結合,將為青少年博物館研學打開了一扇全新之門。(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