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星火》講述深圳寶安紅色故事 舞臺再現革命先烈黃學增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應妮)“人當競爭時代,斷不可無競爭心。”一個多世紀前,有位少年曾在其撰寫的作文《競爭說》中發出吶喊,志氣昂揚,振聾發聵。他,就是原寶安縣黨組織的創始人黃學增。
以黃學增為主要人物、講述原寶安縣首個黨組織發展歷程的音樂劇《星火》將于12月中旬在深圳首演。
1924年,中共廣東區委派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二屆學員黃學增等來到寶安開展農民運動和黨組織創建工作,培養、發展了深圳地區第一批中共黨員。寶安黨組織領導工農群眾積極支援省港大罷工,罷工歷時16個月,寶安黨組織接待25萬名工人途經寶安到廣州。1930年,年僅29歲的黃學增在海南被敵人逮捕,他英勇不屈、慷慨就義。
音樂劇《星火》的制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是業界著名音樂劇制作人。他和紅創(廣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子星一拍即合,將百年前那段專屬于深圳的榮光歲月再現舞臺,并力邀導演丁見非、音樂人趙繼昀、荷蘭著名舞蹈家凱文·波拉克等加盟。
將劇目命名為《星火》,取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創團隊希望通過這部音樂劇,將黃學增所代表的革命精神像火種一樣傳遞開來,在現代都市人的心里扎根,讓觀眾們在觀賞劇目時充分感知革命先驅當年的信仰和所做出的犧牲,引發思考,更能感懷珍惜眼前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劇中領銜“黃學增”的是成龍弟子、“新七小福”組合成員胡俊銘,他曾出演過《蝶》《我是成龍》《望子戊尤學院》等多部音樂劇,表演經驗豐富。劇中其他音樂劇演員,不乏這些年活躍在音樂劇舞臺的優秀人才。
為了讓成長在和平年代的演員們更好地演繹角色,李盾多次前往排練現場給演員們講戲、讀劇本,帶領他們感受角色的“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劇組還組織演員們集中前往現位于寶安區燕羅街道的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舊址、廣東省首個縣一級抗日民主政權——東寶行政督導處參觀,實地感受革命先輩的光榮遺志。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由中共寶安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共同出品,得到深圳市寶安區宣傳文化體育發展專項資金的資助。首演后,《星火》將走進寶安的中小學校,送“劇”進校園,與學生們近距離交流互動。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