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修繕留鄉愁 古巷煥活力
中新網福建晉江12月13日電 (徐冰)經過一番微改造,老街巷有了新故事,但留住更多的是濃濃的鄉愁。作為當地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僑鄉福建晉江5條鄉村古街巷微改造示范項目將于今年底基本完工。
來到晉江龍湖鎮福林村的東入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處富有閩南特色的微景觀,抬頭看,一座空中渡槽凌空而過,如飛龍一般,頗為壯觀。沿著渡槽往福林寺方向,工人們正忙著施工,一處處紅磚砌成的景觀墻已初具模型。
“這是福林村的古街巷微改造項目,計劃構筑‘一軸兩片區’古街旅游發展格局,將村里特色的傳統文化和景觀串聯起來。”福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許景景透露說,現在正在施工的是“端園-渡槽-福林寺片區”,預計12月中旬就會有階段性的進展。
福林渡槽原為1975年修建而成的電灌站渠,是晉江響應“農業學大寨”具有強烈時代印記的歷史見證,雖經歲月洗禮,目前仍保留完整,系全省最大的漿徹條石拱渡槽,也是泉州地區僅存的空中渡槽。
近年來,部分村民在渡槽周邊搭建臨時建筑,占地違建不僅破壞歷史建筑風貌,影響村容村貌,也存在安全隱患。
“因問題歷時已久且觸及村民經濟利益,福林村黨支部采取民主協商的辦法,推動渡槽片區風貌整改及微景觀打造提升項目,讓歷史風貌重煥新顏,村莊環境更加整潔。”許景景說,渡槽的兩端各連著弘一法師曾經駐錫的福林寺和中西方混合體的番阿樓端園。
福林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在市鎮兩級的指導下,該村以打造為傳統村落旅游村為目標,古街巷微改造項目是未來兩三年村里的“重頭戲”,將構筑“一軸兩片區”古街旅游發展格局。近期,福林村新班子到位后立即召開會議,明確分工,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將發展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自今年2月啟動征集報名以來,晉江市委鄉村振興辦組織專家現場評定,確定安海鎮瑤前村、紫帽鎮紫星村、金井鎮圍頭村、金井鎮塘東村、龍湖鎮福林村等5個村開展古街巷微改造項目。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5家設計單位,一對一實行陪伴式服務。
“古街巷微改造,可以說是在微景觀基礎上,在建設內容、范圍、內涵等方面的一種延伸、拓展和提升。”晉江市委鄉村振興辦副主任許建林表示,通過對古街巷微改造,將進一步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傳承保護古建筑,挖掘梳理鄉村歷史文化,留住鄉愁記憶,提升村民生活品質。(完)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