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教師戰疫一線“護校支前”,用愛征戰生命的疆場 深圳福田:戰疫中的教育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26  閱讀:次   |
42.9K

  “你好,做核酸了!”隨著敲門聲響起的這句話,深圳市福田區教師志愿者鮑旭亮已經說過近兩千次。一個月以來,化身“大白”的他每天背著消毒液、核酸管、棉簽等醫務用品在上沙封控區樓道里穿梭,為居民開展上門核酸采樣、運送物資物品。

  一戶一戶走下來,居民的暖心問候、隊員的貼心互助,都讓鮑旭亮行進的腳步更加堅定。同在上沙社區服務的教師劉暢說:“每個努力付出的人都是閃閃發光的小星星,聚集起來就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強大力量。”

  深圳正舉全市之力打一場追求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的“傾城之戰”。自深圳“0216”疫情發生以來,福田教育系統以深圳特有的“速度與激情”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在戰疫前線,廣大教職員工主動參與志愿服務,他們有的深入封控區、管控區,有的參與多輪核酸篩查、流調溯源、社區防控等服務保障工作。大家齊心協力將病毒阻擋在校園之外,高三教師與學生在校園里共同堅守、學習成長;其他年級教師則以在線教學的方式守護課堂,將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與培養時代新人相結合。

  黨員教師共筑守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紅色堡壘”

  23點38分,身穿“大白”防護服的黨員教師志愿者喬波從梅林街道河背村的樓棟走出來,剛剛結束隔離,他就立即投入工作,和同事們完成了8個單元的上門走訪。一天下來他全身濕透,微信步數早已突破3萬步。喬波雖然疲憊,聲音里卻藏不住興奮:“早一點兒排查完,就早一分勝算,這是我們所有志愿者的共識。”

  “我是黨員,也是教師,前往抗疫一線,義不容辭。”2022年2月下旬,華新小學副校長鄧曼莉前往福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防外溢專班支援,她爭分奪秒,與數百名教育系統志愿者化身抗疫“戰場”上的偵察兵奮戰至今。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場硬仗,也是福田區教育系統黨員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福田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表示,福田區教育系統強化黨建引領,將基層黨組織打造成戰斗堡壘,做到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支撐。

  2022年3月初,福田區在抗疫一線成立臨時黨委,首批共設立14個臨時黨支部。第一臨時黨總支就設在疫情防控形勢復雜的沙頭街道管控區。14個臨時黨支部書記率領支部成員以黨員突擊隊、黨員亮身份等形式,在核酸檢測、物資運轉、服務群眾、熱線溝通、數據管理等抗疫關鍵環節中,沖在先、干在前,助力構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鋼鐵長城”。鮮艷的黨旗迎風飄揚,為志愿者內心注入了磅礴力量。臨時黨支部成立后,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更強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張“考卷”上,擔當、溫暖是“得分點”。福田區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干部關鍵時刻沖鋒在前,他們努力用辛苦一點兒、細致一點兒、操心一點兒,換來轄區居民的溫暖多一點兒。

  “作為黨員,不管在崗不在崗、在不在學校,能夠為社會做點兒事情,就會覺得心里踏實。”即將退休的福田區華強職校黨委副書記李三平和妻子,主動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報名參加志愿服務,連續7天,李三平都在益田村協助核酸檢測工作。摘下口罩后,臉頰上的勒痕和手套內積滿的汗水,成為志愿者的光榮標志。

  黨旗高高飄揚,福田區教育部門在防疫陣地上打造了一座座“紅色堡壘”。他們在攻堅克難中,彰顯了凝聚力、戰斗力、向心力,用擔當與行動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教師志愿者決戰決勝疫情防控硬仗

  防疫“集結號”吹響后,南園小學近80名教師火速投身到抗疫志愿服務工作中,幫助南園街道巴登社區等地解了燃眉之急;在參與社區支援工作中,黃埔學校教師高慶雄作為第一網格小組組長,帶領全組50人奮戰12小時,出色完成上級交派的居民生活物資分發工作;園嶺小學舒璐等5名教師志愿者本該輪崗,去做相對輕松的后勤保障工作,但他們主動請戰,繼續堅守抗疫一線,“我們多辛苦一點兒,疫情就能早一點兒得到控制”……

  “疫情防控全面升級后,社區防疫服務、物資配送等需求陡增,人手是深圳扛過這輪應急保供大考驗的重要保障。自2月16日第一批教育系統志愿者集結至今,福田區教育系統盡銳出戰,已派出2600多名疫情防控志愿者。”福田區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其中900余名志愿者進入封控區、管控區,他們用決戰助力決勝。

  從2月24日至今,福田區梅園小學教師馬霖和同事們在“區域封閉,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的封控區從早忙到晚。他們每天一次次給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一趟趟爬樓排查核對人員信息,一遍遍耐心解答與溫柔安撫,成為居民信任的“暖心大白”。

  困難面前勇擔當,福田區教育系統廣大教師志愿者從育人之師化身為抗疫之師,將專業能力化為“戰疫利器”。他們發揮自身學科知識優勢、個人特長,推動抗疫工作提質增效。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體育教師邢濟暢是國家一級運動員。他充分發揮體魄強健、耐力持久的體能優勢,主動承擔“掃樓”“戶訪”等體力消耗大的志愿服務工作。在一次“掃樓”中,邢濟暢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連續跑了三棟半的樓,當天他的微信步數相當于徒步近20公里。

  大數據排查工作相對繁雜,要在短時間內取得信任、安撫情緒、提煉信息,需要細心、耐心、愛心,這與教師特質非常契合。福田區400余名教師志愿者進入流調中心,發揮專長,通過高效的分工協作,為科學精準的疫情防控提供信息支持。教師志愿者在特殊時期送來特別關懷,部分孩子配合核酸檢測難度大,荔園外國語小學歐曉娟等教師志愿者發揮職業優勢,引導孩子們放松心態配合醫生采樣。

  “我們團隊叫‘小蜜蜂’,就是希望每個人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團結合作,助人為樂。”天健小學教師、福田區實戰營第九班班長朱麗帶領“小蜜蜂”團隊,在居民樓里穿梭。他們送出去的不僅是物資,還有青春、陽光、互助、歡樂的精神力量。

  抗疫“活教材”引導師生同心共述“抗疫有我”

  “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在經歷。作為一名教師、一個媽媽,我很樂意講這一個個故事,告訴我的孩子們,夜色難免蒼涼,但前方必有曙光。”在管控區的志愿服務結束后,南園小學教師李想在隔離時就已重返講臺,以線上方式教書育人。

  校園里,他們是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引路人”;戰疫時,他們是聞令而動、排憂解難的“及時雨”。疫情延緩了返校時間,卻阻擋不了教師們站上講臺、履職盡責的心。福田區教育人用愛心溫暖陪伴學生,把抗疫事跡轉為教學案例,并持續推進“雙減”政策走深走實。高質量的“空中課堂”成了愛國主義的教育課、戰疫一線的思政課,師生在感恩奉獻的實踐課中同心共述“抗疫有我”。

  健康樂觀、理性平和的心態,是抗疫鎧甲,更是免疫良方。高質量開展網課之余,福田區教育系統“穩人心”“暖人心”雙管齊下,努力給學生送去更多寶貴的信心和希望,為他們身心健康保駕護航。下沙小學教師孫盛玲開設線上心靈樹洞,構建暢通的溝通和傾訴渠道,幫助學生驅除“心理陰霾”,引導他們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適應居家學習和生活。

  “小區被封控了,我和家人一下慌了神,還好有你們。”上沙封控區的志愿者收到了福田區上沙中學初三(6)班學生的感謝信。不少“大白”被孩子們走心的表白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是班主任李婕布置的主題班會課作業。在封控期間,“大白”的傾情奉獻、居民們的暖心互助讓李婕深有感觸,她鼓勵孩子們用寫信等形式,記錄感動瞬間,表達感恩之心。這是愛與溫暖的“雙向奔赴”,教師志愿者等一線抗疫人員的辛苦付出,給了學生更直觀、更觸手可及的榜樣引領。

  “暮光照我青藍衣,夜色映你雪白裳。”福田區彩田學校學生任思齊將感謝信送到了負責核酸采樣的醫護人員手中。任思齊目睹了“白衣執甲戰疫情”,從中學會了責任、擔當、感恩,并立志勤學向上、報效祖國。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福田區各學校用好戰疫“教材”,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向醫護人員、志愿者致敬。福田學子目睹一個個感人的抗疫瞬間,對生命至上、舉國同心、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有了更加深刻而具體的感受。事實上,很多學生已用實際行動做出了關于責任和擔當的回答。“他們忙個不停,一定很口渴。”福田區景秀小學一名學生用自己攢了大半年的120元零花錢,買了幾箱礦泉水,送給志愿者和醫護人員。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包括教師志愿者在內的戰疫勇士,以更強的干勁拼勁韌勁,積蓄起眾志成城、攜手抗疫的強大合力。好學者勇,行善者聚,奮斗者贏。難關必能邁過,勝利終將到來,瑯瑯書聲還將響徹校園。(余巍 譚妙蓉)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