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許縣人民政府公布“劉氏中醫針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網訊 通許第一醫院中醫康復門診主任劉凌申報的“劉氏中醫針灸”通許縣人民政府公布,通許縣文化和旅游局審核通過,6月10日在通許旅游景區“熙園”頒發證書及匾額!
通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程蕓為劉凌頒發證書和匾額
劉凌和女兒劉潔
劉凌和徒弟張寬
傳承人:劉凌
劉氏針灸第五代傳人,現任河南通許第一醫院中醫康復門診主任。
針灸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獨特的醫療方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人們利用金屬針具或艾炷、艾卷,在人體特定的部位進針施灸,用以治療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人體經絡腧穴理論,成為中國醫學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劉氏中醫針灸起自光緒年間,百年傳承至今,享譽豫東。以獨特的劉氏益氣活血法治療面癱、中風后遺癥、遺尿、呃逆、失眠、失喑等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五代傳承人劉凌,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現任通許縣第一醫院 康復門診主任及康復醫學科主任,《中華現代兒科學》雜志常務編輯委員會委員,中華疑難病協會會員,開封市第六屆優秀科技工作者,開封市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曾受邀開封市電視臺和開封日報社采訪。
劉氏針灸第六代傳人:劉潔
第六代劉氏針灸傳承人劉潔、劉甲,自幼練習針灸手法,閱覽醫書,立志于醫學之路。
劉潔,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深得劉氏針灸真傳,熟練掌握劉氏針灸針法精髓和劉氏百年活血化瘀鎮痛膏藥的熬制方法,能夠獨立處理一些常見病和疑難雜癥。劉甲自幼喜歡中醫,10歲開始閱讀《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及《壽世保元》等中醫書籍。,15歲隨父見習,立志將來學習中醫繼承好、傳承好、劉氏中醫,為祖國醫學添彩!為劉氏中醫之傳承打下良好的基礎!
近些年來劉凌曾多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2001年10月在《江蘇中醫》雜志發表有《淺議針灸治療疼癥》;2002年11月在《針灸臨床雜志》發表有《針刺加拔罐治療肩胛肌挫傷12例》;2006年9月在《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發表有《針刺兒童發育期尿床癥》一文,對于兒童發育期尿床癥獨到的見解和治療方法及新穴位“遺尿停”的命名定位和選穴方法及治療作用,針刺手法做了詳細的闡述,公開發表后受到業內同行的關注和一致好評。他的劉氏針灸醫術得到了老百姓的贊譽和信賴!
針灸是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通許第一醫院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