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紅十字會開展應急救護知識進校園暨防溺水知識宣傳講座
將應急救護培訓納入學校素質教育重要內容,融入教學與教育活動、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為深入推進平安和諧校園建設,促進廣大師生了解掌握應急救護、防溺水基本知識和技能。7月4日,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紅十字會走進南樂一中初中部,為全校師生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暨防溺水知識宣講活動。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麗帶領水上救援隊十余名隊員參加活動。除現場100余名學生參加活動外,全校師生通過教室電視直播的方式同步觀看,受益師生達1700余人。
活動現場還播放了南樂縣紅十字防溺水知識宣傳片。
一、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麗授課
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麗通過詼諧幽默的授課方式,向全校師生們講解了紅十字運動起源,并詳細介紹了“三救三獻”及志愿服務等紅會工作,讓師生們進一步了解紅十字,并號召廣大少先隊員加入紅十字,積極學習宣傳“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為紅十字事業注入青春活力。還介紹了該縣第十例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捐獻及第三例人體器官捐獻事跡,引起強烈共鳴,全體學生鞠躬致意。
張麗會長的精彩授課,贏得了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語言風趣幽默,內容生動詳實,課堂氛圍熱烈融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防溺水知識宣講
縣紅十字水上救援隊宣講師劉慶果為全校師生們開展了紅十字防溺水知識講座,列舉了各地發生溺水的真實案例,分析了事故發生的原因,講解了溺水時的應急處置方法、注意事項等,以此警示學生們時刻注意自身安全,防范溺水風險。號召全體學生主動學習和掌握安全常識,積極宣傳所熟知的安全小知識,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為小伙伴們拉起思想警戒線。
三、心肺復蘇實操
縣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講師王慧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師生講解急救知識和技能,重點講解了心肺復蘇的流程和注意事項。通過實際操作演練,用人體模型給大家演示心肺復蘇的整體操作流程,如何打開氣道、做人工呼吸、定位按壓、檢查呼吸等環節。學生們爭先恐后,都想體驗下救助過程,縣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王慧丹耐心講解,師生們仔細聆聽,不斷鞏固操作要領,通過心肺復蘇實操演示,真正掌握了正確的急救方法,做好校園意外傷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助力平安校園建設。并指導學生們進行現場演練,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全校師生有效普及急救技能,收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開展應急救護暨防溺水培訓,增強群眾自救互救能力是南樂縣紅十字會落實全縣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的重要舉措之一。縣紅十字會將繼續深入開展應急救護暨防溺水知識普及活動,全面實施“紅十字‘救’在身邊”行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推動《健康中國行動》計劃。
南樂縣紅十字會倡議全縣師生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學好用好應急救護和防溺水知識,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暑期。
牢記“六不一會”,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邊玩耍嬉戲;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和監護人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學會基本的應急自救救助、報警方法,如遇到同伴溺水時要立即尋求成年人幫助。
做到溺水防護“八要點”,不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堅持穿高質量的浮身物;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在水中不要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不在水上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學習游泳,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南樂縣紅十字會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