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更多足球小將逐夢綠茵場
77%的家長支持孩子參與足球運動,但也有家長對成長路徑受限等心存顧慮—— 如何推動更多足球小將逐夢綠茵場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為這個冬天帶來了激情。作為當今世界上開展最廣、影響最大的體育項目之一,足球的魅力和足球精神的力量讓廣大球迷們熱血沸騰。國際足聯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足球人口中青少年占80%。如何發展好校園足球,做大做強優秀足球人才“蓄水池”,讓中國足球更好地走向世界舞臺?
近日,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展開線上調查,千余名家長參與。調查結果顯示,59%的家長表示孩子參與了足球運動,其中小學、初中年齡段的孩子占比較多,分別占46%和19%;77%的家長支持孩子進行足球運動,認為足球運動能夠鍛煉孩子身體、增強孩子體質,培養孩子團隊協作能力,拓展孩子興趣等。
2014年,國務院召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教育部牽頭校園足球工作,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拉開帷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足球運動,越來越多的孩子走上綠茵場。
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之一,河南省輝縣市占城鎮中心學校校長郭云亮介紹,學校深入實施校園足球進課程、進課堂、進社團、進培訓、進評價,組織每年一屆校長杯足球聯賽、每周一節足球課、每天一次足球社團訓練。未來,學校還會推出足球嘉年華、足球月等活動。
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希望學校開設常規性足球體育課程、提供足球訓練場地、組織相應的足球比賽等。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新店花園學校校長焦長俊介紹,為了提升孩子的足球運動水平,學校積極與校外專業足球訓練機構合作,聘請專業足球教練,利用周一到周五的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基本訓練,周日下午進行針對性訓練和實戰比賽。同時鼓勵本校體育教師外出參加足球相關的理論與實戰培訓,提高校內體育教師的足球業務水平。
“訓練不占用上課時間,利用大課間、課后服務時間進行。學校對足球運動員也有學業要求,不符合學業標準的不予訓練。”在談及如何幫助學生平衡訓練與學業時,郭云亮說。
在關于“對孩子參與足球運動的顧慮”的一項調查中,足球人才成長路徑受限、擔心孩子受傷、進行專業訓練費用較高成為家長最擔心的三大因素。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優秀足球人才的上升通道如果解決不好,就好比球場上盲目“開大腳”,縱使有好苗子、好機會也很難把握住,必定會影響師生和家長的熱情。
中國教科院體衛藝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指出,在實踐中,從小學至初中、高中、大學一條龍的體制并未在大多數地方建立起來,導致不少后備人才流失。同時,中國足球職業化程度低,職業保障不健全、收入不穩定、退役后擇業困難等諸多問題掐滅了許多家長支持孩子踢職業足球的想法。
“暢通升學渠道,疏通中國足球人才順利成長的堵點。”吳鍵建議,“下一步校園足球的工作重點之一,應從‘強化基礎建設’向‘突出精準施策’轉移,精準切入足球生態系統,抓住重點,補齊短板。”
此外,吳鍵認為學校應該堅持“每周一節足球課”不動搖,讓學生掌握足球基本技術技能;大力發展足球社團,在校園內廣泛開展足球競賽、游戲,讓足球運動扎根校園,融入學生生活;舉辦足球文化節,邀請中外足球明星、俱樂部到校園進行交流,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足球。
令人欣喜的是,在卡塔爾世界杯進行的同一時刻,一群熱愛足球的孩子在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上也留下了屬于他們的逐夢印記。近日,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圓滿落下帷幕。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青少年足球賽事,男女共8個組別、405支球隊、近萬名隊員進行了18個賽區的1443場比賽。
“中青賽是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的新起點,也讓我們堅定了新時代后備足球人才培養的理念,堅持文化教育與專業訓練并重,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總結首屆中青賽時,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辦公室執行副主任、中國足協副主席高洪波如是說。
網友留言:
@jack:希望校園多開展普及性足球課,而不只是掐尖式比賽,讓孩子愛上足球,熟悉足球。希望社區多修建小型足球場,方便孩子們踢球。
@WangYa:非常支持孩子踢足球,可惜只能自己踢著玩,沒有專門的課程和老師來指導。
@星神:希望教育部門組織學生足球聯賽,以激發學生興趣,推動足球事業發展!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