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共產黨宣言
新時代的共產黨宣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吳巖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筆談
7月1日上午,筆者在天安門廣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總書記用“三個深刻改變”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對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世界發展的重大影響。當時,腦海里最強烈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是一篇21世紀的共產黨宣言,是一篇中國共產黨人用一百年驚天地、泣鬼神的奮斗書寫的中國共產黨宣言!
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綱領,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72年后的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正式發行,對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創造的“四個偉大成就”,首次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高度凝練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這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實踐發展集大成的經典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發展集大成的經典總結,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實踐發展集大成的經典總結,既有思想上、理論上的指引,又有實踐上、行動上的遵循。
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從哲學意義、理論意義上提出了共產黨的建黨學說。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不僅從哲學意義和理論意義上,而且還從社會發展實踐意義上驗證、豐富、發展、創新了共產黨的建黨學說,是最新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它正在也必將影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發展,正在也必將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正在也必將影響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總書記把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進程比喻為“答卷”和“趕考”,用的都是教育術語,可見教育在總書記心中的位置和分量。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總書記強調了“九個必須”。這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和高度凝練,為我們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九個堅持”與“七一”重要講話中的“九個必須”一脈相承,“九個堅持”是“九個必須”在教育領域的生動體現和具體要求。一是在領導核心上,都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二是在發展思想上,都要以人民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三是在理論遵循上,都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發展教育也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和教育觀。四是在建設方向上,都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五是在實踐路徑上,都要勇于改革、善于創新。我們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把改革開放作為辦好教育的關鍵一招。六是在斗爭手段上,都要堅持牢牢把住手里的“槍”。國防和軍隊是打贏有硝煙戰爭的“槍”,教育是打贏現代科技和文化思想戰爭的“槍”。軍強才能國安,教強才能國興。七是在新任務新要求上,要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要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為世界教育發展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八是在隊伍建設上,都要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要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師隊伍,造就更多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大先生”。
“九個必須”要求教育必須構建以堅持正確辦學方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更高質量教育公平、增強創新服務能力、提升教育治理效能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體系。第一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中國教育的底色、本色和特色。第二要抓好立德樹人的根本質量,這是新時代中國教育的第一要務。第三要抓好更加公平的整體質量,這是新時代中國教育的本質要求。第四要抓好應國家所需的服務質量,這是新時代中國教育的最高追求。第五要不斷探索總結凝練好教育發展的中國范式,這是中國教育從跟隨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出色卓越的思想先導和理論支撐,是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前提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告訴我們:青年即希望,青年即未來。總書記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告訴我們:教育即希望,教育即未來。中國高等教育培養的數以億計青年學生已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力量和先鋒力量,中國高等教育在塑造國家硬實力、軟實力、銳實力、巧實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鑄就了國之脊梁、國之靈魂、國之血脈,已經成為鎮國的國之重器、興國的國之重器、強國的國之重器。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這清脆年輕的聲音氣勢如虹,響徹天安門廣場,強烈震撼著9500多萬黨員和14億多人民的心田。我們堅信,這鏗鏘的誓詞正在變成事實。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