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主題把握主線 深入推進學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圍繞主題把握主線 深入推進學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朱小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筆談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的主題。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黨的百年歷史發展的主流本質,也深刻揭示了我們黨當前和今后一切工作的主題。總書記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兒女大團結題中之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有之義,也是新時代民族教育工作的主線。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方面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義。新的征程上,民族教育必須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的領導,緊緊依靠人民,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增進“五個認同”為目標,加快構建完善學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體系,從娃娃抓起,一代一代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播種下去,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著力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深化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把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內容納入《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一體化建設,統一規劃各級各類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統編統審統用中小學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教材,加強教育教學資源和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學科融入、專題教育、主題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臺,全面提升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針對性實效性。教育引導各民族學生充分認識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深刻理解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認真學習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牢固樹立法治意識。
二是全面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意見》,堅定不移、積極穩妥推進民族地區使用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加強政策指導和資源支持,確保所有民族地區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如期啟用三科統編教材;結合實際、統籌部署,穩步推進民族地區各學科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版教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好堅實思想基礎。教育引導各民族學生充分認識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充分認識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從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三是全面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進一步推進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推進民族地區國家統編教材使用,提高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完善考試招生政策,加大教學質量支撐,加快實現民族地區中小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基本普及、少數民族初中畢業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中畢業生熟練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工作目標,切實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教育引導各民族師生認識到我國有著遼闊的疆域、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偉大的精神和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語言多樣的國情,從而進一步理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推動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在促進各族人民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的作用,切實提高知識學習能力,全面提升科學文化素質,努力增強就業創業本領,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和中華民族大家庭。
四是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民族教育工作隊伍必須加強政治建設、心系“國之大者”,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準確把握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著眼國家最高利益和團結統一大局,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必須強化思想武裝、掌握科學方法,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實質和內涵要義,準確把握增進一致而不強求一律、包容多樣而不喪失主導的要求;必須堅持系統思維、提高管理效能,認真梳理教育領域涉民族相關政策,增強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必須樹立問題導向、增強憂患意識,綜合研判、有效應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帶來的風險挑戰,對敵對勢力干擾破壞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定力,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團結引領民族教育工作者用偉大建黨精神增強信心勇氣,用共同的理想信念鑄魂育人,扎實推進學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努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