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教育:美學品格的構筑與彰顯
《張云鷹與開放式教育》(張云鷹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這本書,書寫了開放式教育的力量與智慧。一如作者張云鷹的名字,在高空里自由遨游,發出歡笑和召喚。書的扉頁上,張云鷹寫下了:“開放式教育,培養‘師出以律、教思無窮’的教師/培養‘蒙以養正、文明以健’的學生/讓教育因‘開放’而充滿力量。”這是她的價值定位與研究承諾,也彰顯了開放式教育的美學品格。
一、開放式教育猶如張云鷹自由、自然、舒展的人生
張云鷹是個懷揣理想、腳踏實地的教改者,她的改革、實驗、研究都是從問題出發的。她不僅善于不斷提出問題、挑戰自我,還不斷創造性解決問題,問題與問法是開放式教育生成的方法與路徑。
問題與問法來自哪里?一定要回到她的人生經歷。我發現,開放式教育是在她人生經歷中悄然長出來的。
簡要梳理她的人生,有幾個重要的元素疊加,那就是她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時代對她的呼喚、深圳特區精神對她的心靈撞擊。她的童年生活有著特殊的色彩:一是父母的愛與理解,尊重、依循她的天性,讓她在自由選擇中開放自己的胸懷,“闖”成了她的性格特征,而“闖”與“創”是一對雙生姐妹。二是她與向警予有過“時空交集”,從小在警予的故居長大,宅院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她訴說革命家、教育家的理想、信念、情懷以及過往的一切;又在警予學校上學,警予曾經的一言一行都讓她心潮澎湃,警予提出的“自治心、公共心”校訓,已融入她的生命。三是選擇當教師,時代急切地呼喚她,開放推動著改革,開放要真正寫在中國的每一寸大地上,要寫在校園里,這成了她的一種使命。四是深圳這塊神奇的土地給了她改革精神的洗禮,以人生經歷為底色,以時代精神為正色,以特區精神為亮色,開放式教育呼之欲出,自然,自由,舒展。
二、開放式教育激揚人的生命,熱烈地擁抱世界
說到開放式教育,我們會想到以下語詞:如,打開校門,打破圍墻;如,目標的開放、內容的開放、過程的開放、評價的開放……如果只停留在這些層面是不夠的,其原因是我們還沒有捕捉到開放式教育的獨當之任、獨特價值、獨有方式。張云鷹的可貴在于,跳出一般性思維,對開放式教育有了深度認知和整體建構,有了突破和超越。
開放式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主體的教育。她堅定地認為,開放式教育是“真人”的教育,是把學生當作真正人的教育,絕不是當作物來對待。開放式教育讓學生的內心敞亮起來,人性鮮活起來,夢想豐富起來,自信而自豪地站立起來。學生是開放式教育的受教者、參與者和創造者。
開放式教育的主旨是激揚生命,培養健康個性。生命是有靈魂有潛能的,生命有它的厚度、寬度、長度。在開放狀態下,生命才會自然展開、才會被激揚。張云鷹以她人生經歷的種種體驗,真切感悟到,教育要觸摸到兒童情感脈搏的跳動,點燃兒童生命的篝火,而這一切的前提與保證就是教育一定要開放。
開放式教育的核心是發展開放性思維。她主張堅持開放式教育以思維發展為核心,并尋找到三個關鍵詞:放—通—曉。放,即開放;通,即才思通達;曉,即懂得。這樣的教育解除了學生思維禁錮,破除了思維定式,牽引了發散性思維、直覺及創造性思維,拓展了系統思維、成長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等,直抵教育與學習的核心。
開放式教育的特征是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跨界學習。開放式教育讓學生以跨界的視野與方式擁抱世界,學會辨別與選擇。假若缺失開放,自主選擇便失卻了依托的環境和條件而不存在;假若缺失了自主選擇,開放便失卻了實質性意義,顯得空洞;跨界學習搭起了開放與選擇的橋梁,為學生差異化發展、創造性成長提供了平臺與機會。
三、開放式教育落實在課堂,成為彰顯美學品格的文化構筑
教育改革,課程改革最難的是落實在課堂上。張云鷹在這幾個方向著力:開放式管理、開放式德育、開放式配方課程、開放式閱讀、開放式評價。各方協同用力,構造了開放式教育體系。
開放式教育以多元化課程為載體。她以配方課程描述自己的課程理念。配方課程,是以國家課程為主體,發揮育人的主導作用,以多元智能為支撐,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尊重差異,為不同的學生配制不同的課程。顧明遠先生說得好:配方課程是一把把學校打開、把課堂打開、把課程打開的鑰匙,說到底是實現五育融合,為學生幸福人生配方。
開放式教育崇尚活動德育、生活德育。如何讓德育在開放的時空發揮育人價值導向,她的舉措是:天天向善——全程開放學做人;親子城堡——全員開放涵養人;校園八節——全能開放發展人;國學教育——全力開放熏陶人。開放式德育生根、鑄魂、益智、潤心。
開放式教育構建起開放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核心是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實質是育人方式。張云鷹是語文特級教師,開放教學從語文教學改革起步和突破。窗口型教學,讓學生多開幾扇窗,看到遠處的風景,聽從地平線的召喚;比較型教學,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發現賞析、學會由此及彼地聯系與發展;風箏型教學,緊而不拘,放而不亂,在自由中想象力得以飛翔。
開放式教育落實綜合育人、實踐育人的原則。張云鷹設計了84個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古詩快樂營、語言美容院、新聞發布會……在真實豐富的情境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綜合,帶來了創造的叢林;實踐,帶來了創中學的開闊地。開放的叢林、開闊地,把一個偌大的世界呈現在兒童面前。
開放式教育的一切都在進行文化意義的構造。她確定了開放式教育是開放文化的再構,生成并提升教育的審美格調。在我看來,張云鷹是用審美文化書寫了開放式教育的力量與智慧。
(作者成尚榮系國家督學、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