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著重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些重要論斷表明,在新時代的重要歷史發展方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命題都極其重要,治理相關的戰略部署須逐漸深化,研究視域也須逐漸拓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內含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整體部署之中。以黨中央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政策文件為指導,以治理視域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為依托,著力構建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同向同行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實際效能,進而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軟實力支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應有之義。
以治理思維深化政策設計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以系統完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體系為基礎,在提高政策執行效力和質量的過程中逐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現代化。系統完備的政策體系來源于科學有效的政策設計,這就需要以治理思維不斷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設計,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建構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堅持完善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的治理主體結構,形成在黨領導下的,高校為主、政府指導、社會支持、內外聯動、各方協同的主體格局。始終堅持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政策設計中的領導核心地位,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和思想理念,加強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全面領導。同時,在政策設計層面激發高校、政府相關部門、家庭、社會相關組織等多方主體力量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其各盡所能,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其次,突出政策設計中的人本觀念和人文關懷,將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實際發展需求納入重點關注范疇。一方面,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提升人才培養的效果和質量。另一方面,不斷加強高校思政隊伍專業化建設,突出政策設計中供需結構的平衡。
再其次,將整體性和系統性治理思維貫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設計全過程,凸顯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各方面。治理更加強調站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個有機系統的宏觀性戰略本質。既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頂層設計與謀篇布局上突出治理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也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手段選擇、主體建構與方式運用上,突出治理的綜合性與協同性。
最后,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動態性發展邏輯,突出質量評價在政策設計中的重要地位,保持治理過程的反思性。質量評價是實踐工作的標尺和指引,治理過程的動態性、發展性和長期性,要求以科學有效的質量評價,來檢驗治理成效,總結反思治理過程,進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以激發內生動力構建動力系統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以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現代化為目標指向,而治理現代化歸根到底要依靠人的主體力量,也最終要落到實現人的現代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上。這就需要著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力量,激發其內生動力,構建持續發揮作用的動力系統。
一是構建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隊伍質量為核心的動力系統。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力量,高校思政工作隊伍的質量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否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而隊伍中成員的能力與專業素養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及效果。構建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隊伍質量為核心的動力系統,既要積極滿足隊伍成員專業素質與能力提升的需要,也要著力解決其實際問題,協調其全面發展的豐富需求,培養始終能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及思政學科發展同頻共振的專業化人才,形成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現代化不斷發展的穩定動力系統。
二是構建以提高大學生接受效度為主體的動力系統。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更加聚焦培養時代新人,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依靠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隙▽W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創造與自我發展,承認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人格,并通過科學規范、合理明晰的治理規章,有效激發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動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贏得廣泛持久的自覺力量。
以時效度統一完善資源配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在本質上是一種站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個有機系統的宏觀性戰略。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須著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和整體,統籌考慮,科學規劃,以時效度統一合理調配豐富多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以保障資源儲備的豐富性、資源利用的高效性,以及資源交互所產生影響的正相關性,最大限度地激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復雜系統的長久活力。
治理成效反映在治理目標的實現程度上,治理的共同目標也激發治理參與主體的活力與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整體布局與政策安排要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核心目標,以明確的目標指向與價值追求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共識與信念,統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各項資源,并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實效。圍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核心目標,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要發揮黨和政府相關部門強大的資源動員能力,以時效度統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資源配置。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從人力上講,強調全員育人,打造育人合力;從時間上講,強調全程育人,建構進階式的育人時序;從空間上講,強調全方位育人,滿足人全面發展的需要,這就集中呈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的時效度統一。以時效度統一打造“三全育人”的立體化資源配置格局,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改善資源配置過程中的資源銜接和整合問題,進一步節約時間成本,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合理調度,為解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實踐問題提供更多可選方案。同時,針對物質資源,可以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促進物質資源信息的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處理,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和配置的效度。
以機制體制保證合力協同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是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各種因素所組成的復雜的綜合性系統,要保障各系統之間的有效溝通和高效協同,須著力構建協同聯動的體制機制,以體制機制保障各治理主體及育人力量之間的溝通協作,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進而整體提升育人質量和治理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各育人力量協同聯動的體制機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黨委宣傳部、組織部、學工部、團委、教務處、人事處、科研處、后勤等多個部門,隨著全員育人理念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參與主體漸趨豐富,囊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學工、黨務干部、機關管理干部、后勤服務人員、專業課教師、校友等群體,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要求明確各方面的育人職責,激發各育人力量的內生動力,實現育人力量的高效協同。
二是健全完善各育人系統協同聯動的體制機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體系中的各個育人系統結構和功能各異。隨著外部環境、教育對象、方法手段等的深刻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理念和經驗辦法日顯乏力,過去因分工過細、條塊分割等原因造成協同不足的負面效應日益突出,再靠單一項目、單一力量、單一手段、單一線程已無法提供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質量高效能。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要強調內部系統以及內外系統之間的協同配合,突出各育人系統之間的共同作用,著力完善各育人系統協同攻關、聯動協作、合力育人的體制機制,強化正向牽引、減少互斥損耗、保持步調統一,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形成有序的組織結構,朝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共同目標合力前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增強,育人質量整體提升。
以質量評價破解發展瓶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一個不斷運行、循環往復的過程。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要以持續性、動態性、反思性的視角全面審視整個體系的現代化建設過程,充分發揮質量評價的激勵(任務導向)和反思(問題導向)功能,以不斷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破解實踐發展瓶頸。
質量評價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的標尺和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質量評價。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中的質量評價,要通過樹立科學的評價目標、制定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等評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充分展現和檢驗治理活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不斷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中的質量評價主要是對運用治理理念和方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進發展狀況的評估與判斷,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而是要以持續的質量評價,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斷滿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以及大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質量評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建構的關鍵環節。通過質量評價,既可以掌握治理的基本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推動治理工作的健全完善,又能以評價的指揮棒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發展方向。質量評價工作的完善和發展,也將進一步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其創新發展提供問題導向,進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
(作者馮剛系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