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堅持走中國特色體育強國之路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15  閱讀:次   |
42.9K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推進體育強國與健康中國戰略,促進中國由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

  加強黨對體育事業的領導,為體育強國建設把舵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體育工作,牢牢把握體育事業發展的規律,加強對體育事業的領導,不斷推進體育事業發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學校體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黨的十九大明確了“體育強國”的奮斗目標,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有力推進著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聚焦增強人民體質,健全促進全民健身制度性舉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包含了建成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要把發展體育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精心謀劃,狠抓落實,不斷開創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校體育與群眾體育的發展。2018年9月他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2020年9月他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講話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2021年1月,他在北京市延慶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考察調研時強調,體育強國的基礎在群眾體育。要通過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把我國冰雪運動特別是雪上運動搞上去,在3億人中更好推廣冰雪運動,推動建設體育強國。

  體育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為體育強國建設筑牢根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鞏固體育大國建設成果,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促進學校體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推動體育事業的發展更加平衡和充分,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學校體育已基本構建了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科學系統的教學目標體系,且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自2014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全國6至22歲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為23.8%。

  城鄉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極大地優化了區域體育資源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新建的一大批體育場館和體育配套設施,極大地方便了周邊區域居民開展體育鍛煉。國家統計局2021年2月2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全國共有體育場地371.3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1.0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2.20平方米。

  群眾體育蓬勃發展,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7歲及以上)比例已達37.2%。

  競技體育捷報頻傳,發展更加平衡。中國體育健兒在東京奧運會上發揮出色,獲得了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位居世界獎牌榜第二名。當前,中國仍不斷加強薄弱項目的訓練,以實現均衡發展。

  體育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據《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20)》,中國體育用品業增加值從2014年至2019年整體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19年中國體育用品業增加值已達到了3421億元。中國體育文化產品不斷豐富,體育消費不斷增長,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消費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積極承擔或參與國際國內各類體育事務,體育對外交往更加活躍,中國體育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中國北京、張家口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當前,我國正竭盡全力籌備辦賽參賽工作。

  體育精神得以有效傳承,體育文化的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不斷增強。近些年來,中國通過頻繁地舉辦國際、國內體育活動,弘揚體育精神,有效激發群眾參與體育的興趣與熱情,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不斷深化體育改革,完善體育治理體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走中國特色體育強國之路,瞄準“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提出一系列體育改革發展新戰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體育工作大格局與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扎實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要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打破束縛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藩籬,充分調動全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汲取社會力量積極投身體育事業。

  創新競技體育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促進青少年體育人才健康成長。一方面,積極探索參賽主體多元化模式,拓寬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選拔渠道,完善青少年體育人才逐級選拔的參賽制度。另一方面,夯實學校體育基礎,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的專業優勢,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培訓,創新校園體育后備人才逐級培養模式。

  創新學校體育發展機制,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茁壯成長。建立學校體育安全制度,加強對教師、學生體育安全意識培養與落實;建立學校體育質量保障制度,達到提升學生身心素質的要求;建立學校體育保險制度,規避學校體育發展中的風險。

  創新群眾體育管理體制,讓健身成為日常習慣。建立社區體育工作制度,創新社區群體活動模式,讓體育活動成為社區服務的重要內容;建立農村體育工作制度,提升農民體育健身意識,優化農民業余活動方式;建立群眾體育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制度,推廣易學效果好的健身項目,做好科學健身指導工作。

  不僅如此,還要創新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機制,提高體育資源利用效率;創新體育產業發展機制,充分釋放中國體育資源的巨大發展潛能;創新職業體育發展機制,加速推進我國職業體育發展的進程。

  從全民健身到健康中國,推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

  體育強國建設,助推學校體育的發展。體育要從娃娃抓起,讓每個孩子在體育實踐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在健康快樂中成長;助推群眾體育發展,促進人民群眾養成經常健身的良好生活習慣;助推體育產業的發展,促進體育消費增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體育消費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體育事業,堅持走中國特色體育強國之路,將體育強國的目標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為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懈奮斗。

  (作者 陳首珠系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